凝眸望著窗外大雨瓢潑,俏枝麗花在雨中翩翩起舞,聆聽著那美妙的雨聲,我思緒澎湃,與《檢察日報》結下的情緣,猶如放電影般在眼前掠過,在腦海中浮現、悸動……
1994年師范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家鄉一所偏僻落后的小學分校任教,緊張的教學生活和少得可憐的薪水,讓我感到單調乏悶。不久,學校訂有一份《檢察日報》,由于報紙內容豐富,同事都爭著搶來閱讀,我更是對它情有獨鐘。每天晚上我改完作業備完課,便悄悄一個人躲到寢室里打開《檢察日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云卷云舒,花開花謝,它伴著我度過山村一個個美麗的夜晚,單調乏悶也隨之拋到了九霄云外。就這樣,《檢察日報》成為了我的好伙伴,我從中了解了一些法律常識,增強了法制觀念,懂得如何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后來,因為學校經費拮據,不得不棄訂《檢察日報》。但這個良師益友我怎能少了呢?從那個時候起,我每年都從微薄的工資里擠出錢來自費訂閱了一份《檢察日報》。報紙看多了,我的知識也逐漸豐富起來了,終于有一天嘗試拿起筆借以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經過屢次失敗后,艱難地叩開了神圣的文學之門。通過不懈的努力,我不斷有零零碎碎的作品發表在各類報刊上,并在全國多個征文大賽中獲獎。后來,《檢察日報》的內容更豐富了,它像磁石般在吸引著我,伴著我走過那段最清貧卻浪漫的歲月時光。
今年對于我來說將是終生難忘的一年。這幾年,我已經在全國許多媒體發表了大量稿件,然而,在我最追捧的《檢察日報》發稿卻還是一個空白,這成了我心中的遺憾,但我想總有一天會有合適的稿件在報紙上發表的,堅持就是勝利。機會終于來了,今年4月初的一天,我在聽別人聊天時,偶然間聽到有人私自撒網捕捉鳥兒的事兒。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馬上意識到這是屬于違法行為,因為國家出臺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文對麻雀等野生鳥類予以保護,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自捕鳥,特殊情況下需要捕捉的,必須按程序審批并取得《捕鳥證》。我決定到實地去了解情況。于是,第二天放午學后,我帶上照相機,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線索前往現場調查采訪,我看到了一只只小鳥掛在網上,兩只翅膀不停地撲騰著,越掙扎就被網纏得越緊,不時有羽毛從鳥身上脫落下來……我迅速地按下照相機的快門,記錄了那一個個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
我當天寫好稿,隨后便用化名投給了《檢察日報》。很快,4月13日《檢察日報》“警鐘”版以《可憐的鳥兒》為標題圖文并茂的形式發稿了,文中的語言比我原稿精煉簡潔了許多,使得條理更加清晰、內容更加緊湊。看得出來,編輯老師是花了很多時間字斟句酌,細細推敲的,此時此刻,我對編輯老師的敬業負責肅然起敬。看到了自己第一次在《檢察日報》發稿,我欣喜若狂。料不到,這稿在《《檢察日報》見報后,借助《檢察日報》的影響力,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當地相關部門很快展開打擊非法捕鳥專項行動,有效保護野生鳥類資源,讓鳥兒重新回到大自然。
現在,我每天一大早就要趕去學校從事繁重的教學工作,晚上回到家各種各樣家庭瑣碎的時務馬上來纏身,常常累得我喘不過氣來。即使如此,對《檢察日報》依然是一往情深,每天無一漏看所有版面的內容,并且下決心以后要多找新聞線索,寫出更多稿子投給《檢察日報》。
感謝你,《檢察日報》,你永遠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將用一生的時光與你長相廝守。值此《檢察日報》迎來創刊20周年之際,謹祝《檢察日報》更上一層樓,再創新輝煌!
(作者單位:廣西岑溪市波塘中心小學)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