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載體,各項檢察工作亮點紛呈……
誹謗罪案件批準逮捕權上提一級
為嚴防公權力濫用刑事司法手段侵害公民合法權益,切實提高檢察機關辦理誹謗罪案件的質量,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10年8月開始推行誹謗罪案件批準逮捕權上提一級制度,要求“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對于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誹謗案件,受理的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屬于公訴情形并有逮捕必要的,在作出批捕決定之前應報上一級院審批”!
上海千余名青年干警進社區掛職鍛煉
2010年7月1日,上海市檢察院第二分院與閘北區共和新路街道舉行了“青年干部社區鍛煉簽約儀式”,該院首批5名青年檢察干警將開始為期半年的社區掛職鍛煉。至此,該市檢察機關5年內千余名青年檢察干警進社區鍛煉活動正式啟動。按照上海市檢察院出臺的《加強檢察機關青年干部培養工作若干意見》,該市檢察系統將在5年內完成在編35歲以下青年干部到社會基層單位培養鍛煉的工作目標,并形成長效機制。
“重慶檢察”關注網絡輿情
繼“重慶網警”走紅網絡后,2010年5月,網友們又驚喜地發現,一個名為“重慶檢察”的ID現身網絡社區天涯論壇!爸貞c檢察”是重慶市檢察院專門負責在網絡上收集、反饋信息的一個集體,每天都有專人值班,負責在網絡上進行監測,代表重慶市檢察機關發布官方聲音!爸貞c檢察”于5月19日注冊后,當天就回復了兩個帖子,表示會將網友反映的情況遞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同時承諾會將結果及時反饋給網友,其貼心、細心的態度贏得了贊賞。
山東民生熱線化解糾紛3000余起
一提到“96699”,無論是在街頭鬧市,還是在鄉間民宅,山東很多老百姓都知道,這是山東省檢察機關開設的覆蓋全省的民生檢察服務熱線。數據顯示,該熱線開通近3年來,已受理群眾訴求90699件,答復率100%,共化解矛盾糾紛3000余起,涉及多個民生領域,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與此同時,民生熱線還充分利用廣泛接觸群眾的優勢,深入了解和分析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有效推動了社會管理創新。
浙江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
2010年以來,浙江省檢察院在制定實施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29條意見”和2010年度的15項重點工作中,都要求各級檢察院建立健全執法辦案風險評估預警機制,防止因辦案不當引發矛盾或使原有的矛盾升級,將矛盾化解貫穿于執法辦案始終。目前,該省103個檢察院在辦理重大復雜案件和作出不批捕、不起訴、不立案、不賠償、不抗訴、撤案等決定前,對是否會產生矛盾、引發涉檢信訪等風險都要進行綜合評估,實行動態跟蹤,并根據風險的大小,及時預警和制定實施科學的處置預案。同時,加強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和釋法說理等配套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加大矛盾化解力度,徹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檢信訪!
江蘇無錫:涉罪流動人口管護基地
2008年8月,江蘇省無錫市檢察院在江陰市嘗試建立了5家關愛教育基地,為流動人口中的涉罪未成年人創建“臨時家庭”,取得良好效果。當年11月,該市檢察機關普遍開展了這項工作,適用對象由原來涉罪外來未成年人擴展到整個涉罪外來人員群體,接納主體由企業擴展到社區、學校、社會福利機構。2010年,該市檢察院抓住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契機,適時向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和主任會議進行了匯報,確定將這項工作納入無錫市地方立法前期調研論證范圍。管護教育基地有效保障了涉罪外來人員平等享有取保候審等訴訟權利,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北京海淀:“4+1+N”少年檢察模式
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積極探索少年檢察制度創新,建立了“4十1十N”工作模式。綜合“4”項檢察職能,成立少年檢察處。該院統籌審查批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犯罪預防4項檢察職能,建立親情會見、分案起訴、品行社會調查等14項具體制度。依托“1”支司法社工隊伍,創設少年檢察引入司法社工機制。2009年9月,該院與首都師范大學合作開展“司法社工介入少年檢察工作綜合研究項目”,由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系派遣具備資質的司法社工,到涉罪少年居住地、學校等地開展社會調查,對涉罪少年社會危害性、再犯可能性進行風險評估,利用專業方法幫助、引導、教育涉罪少年,對被不起訴人定期跟蹤回訪。借助“N”方資源力量,構建救助涉罪少年的社會網絡。該院廣泛聯合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門以及青少年研究和服務團體、機構,開展心理輔導、家長課堂、委托異地調查等工作,構筑涉罪少年救助的社會網絡。
大連沙河口:QQ接訪突破時空限制
2010年4月21日,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檢察院開通了視頻接訪系統。面向社會公布專門的接訪QQ號碼,通過網絡視頻實現檢察人員與來訪群眾的網上對話,是該院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著眼社會矛盾化解、為基層群眾服務的一項新舉措。視頻接訪延伸了檢察人員了解民情民意的觸角,保證了群眾訴求在第一時間不受阻隔地傳遞到檢察機關。該院已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對每一次接訪的內容、處理結果都及時做好記錄、整理歸檔。
馬鞍山金家莊:設立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
安徽省馬鞍山市金家莊區檢察院2009年7月在該市清真寺設立全省首家少數民族法律服務點,2010年5月,馬鞍山市檢察院作出決定,要求全市檢察機關有關少數民族群眾法律訴求的問題,由這個服務點統一接待、統一受理,同時向社會公布了少數民族法律服務專線電話,隨時預約接訪,并向群眾廣泛散發少數民族法律服務專用聯系卡。截至目前,服務點共接待處理少數民族同胞法律咨詢、法律求助事項11件次。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