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忠秧 方方
事件回放
2015年11月4日,廣州市越秀區法院就詩人柳忠秧訴湖北作協主席、作家方方名譽侵權一案宣判,要求被告方方立即刪除侵害柳忠秧名譽權的兩條微博及評論、轉發文字,在其新浪微博上刊登道歉聲明,并向柳忠秧支付精神撫慰金2000元。
該案的起因始于2014年5月25日方方的一條微博,“湖北省一詩人在魯迅文學獎由省作協向中國作協參評推薦時,以全票通過,此人詩寫得差,推薦前就到處活動。相信此人現正在北京評委中四處活動。”隨后,方方在微博中貼出該作者創作的詩歌,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該作者即為柳忠秧,表示“柳的作品入圍很丟湖北作協的臉”。柳忠秧先是隔空喊話方方“有本事單挑。你抹黑不了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并回應表示自己參評魯獎符合整個推薦過程,是否合法不能由方方個人說了算。之后,柳忠秧發布聲明稱,方方的言論對其名譽造成了損毀,將對方方提起民事訴訟。2014年9月中旬,廣州市越秀區法院就柳忠秧狀告方方名譽侵權一案正式立案。法院審理認為,方方無法直接證明柳忠秧舉辦詩歌研討會之前,就已經掌握了所有評委的名單,同時“把所有評委都搞定”,因此一審宣判方方敗訴。
2015年11月5日,方方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敗訴在意料之中”,但自己“不會道歉”,而是選擇繼續上訴,并再次微博發言對柳忠秧的詩歌水平提出質疑:“差就是差。就算法院硬要判他贏,他的詩就是好詩了?”另外,方方認為自己以湖北作協主席的身份、公開匿名批評作協會員,屬于對協會內部事務的管理,不應是侵權。勝訴后的柳忠秧發布了一份給媒體的書面統一回應中稱,法律還了自己清白,而自己是文學獎的受害者,“為數以百計的體制外業余作者爭了口氣”,稱自己的勝訴是弱勢群體維權的勝利。
事件影響
判決結果一出,網友幾乎一邊倒地支持敗訴的方方,并用微博的“打賞”功能在方方所發的長微博《我為什么要批評柳忠秧》一文下給方方打錢表示支持,稱“給她捐款一元打官司”。對此方方回應稱“多謝大家支持,但我是菜鳥,別說領賞,連看都不知道在哪里看。”而與方方微博下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柳忠秧微博的冷清,柳不但曬出了判決書,還連發多條評論,但幾乎沒有收到網友的回應。柳忠秧的助手稱敗訴后方方“心情不好”,所以雇用“水軍”在柳的微博評論中謾罵,但柳微博下并無評論,或其助手已將網友留言全部刪除。也有媒體刊發《方方縱然敗訴也不失光榮》《方方輸了官司贏了人氣》等文章對其表示支持,“方方選擇不同流合污,不與丑陋現象沆瀣一氣,撕開文壇的黑暗一面,還文學評獎一個正常的程序和標準,雖然結果形如堂吉訶德戰風車,那也是可堪褒獎之事。這次方方縱然敗訴,也不失光明磊落”。
各方觀點
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白燁:今天,我們其實缺少一個好的文藝批評的環境,所以很多時候批評往往會變成別的東西,牽涉到許許多多批評之外的東西。
——2015年11月10日《北京晨報》
《錢江晚報》評論員魏英杰:哪怕方方在名譽權官司上輸了,也不太可能影響公眾對相關問題的評判。一位作家、詩人的作品水平如何,不是靠法院判出來,也不是用文學獎堆出來,而是靠實力和口碑澆灌出來。詩歌不是段子,不是順口溜,就算有人給自己戴上一頂史詩的桂冠,最終還是會被時間打回原形。對這一點,我們應該抱有信心。
——2015年11月6日《錢江晚報》
趙樹理文學獎評委組組長哲夫:做評委確實會有很多人來找你,整個過程非常難。最后評出來,再公平,也總是有人不滿意。尤其是詩歌界,互相不服氣,互相看不起,但事實上彼此彼此,全是爛詩。回頭看看,魯獎上出的事情,也都集中在詩歌方面。要想沒矛盾,最好不評獎。
——2015年6月12日《廣州日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