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七時三十分,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點擊收藏夾中的正義網。先看看右上角檢察門戶網,再看看《檢察日報》電子版,在圖文并茂的正義網上拉開我一天的序幕。
不敢說,我是正義網最資深網友,但我敢說,從內心深處熱愛正義網,正義網就是我的好老師,教給我好多好多。
正義網十五年了,我也應當總結一下。按作者檢索,搜索“樊金如”,共搜索到文章366篇。未采用的、原江蘇頻道的文章,已隨風飄散。
作為一名基層的通訊員,對正義網、《檢察日報》有著特別的感情,因為我曾在檢察日報頭版單獨署名登了4篇(幅),每次發表后都讓我激動好幾天。2013年9月底我拍的《預防成果當教材》照片上了頭版,恰逢國慶,那幅照片在正義網封面上堅持了一周,我天天都要看一眼。
正義網創建初期,《檢察日報》是正義網的惟一內容。想看當天的《檢察日報》只要上正義網就行,簡便又快速;想要投稿,到通訊員平臺直投。為了快捷,我決定采購一些先進的數碼產品,2002年元旦冒著零下七度的嚴寒,坐上公交,我到泰州城買了數碼相機和電腦。老婆說:神經病。我說:不是神經,是精神。
在正義網上我們不僅學到了先進檢察院的好做法,好經驗,也將我們監所檢察工作向公眾展示,正義網成了我們交流工作的“大平臺”。2003年我將平時監所工作日記改成一篇文章——《興化市看守所在押人員大轉移》投稿給檢察日報,這篇文章沒有形容詞,表達過程多用事實說話,講述事件多用細節說話,最后被《檢察日報》在頭版刊登了。這讓我感受到《檢察日報》用事實說話的原則。后來我所在的檢察室第一批通過國家二級驗收,拿回了我院第一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證牌,同事說,這篇國家級文章的“功勞”不可忽視。
通過在正義網的不斷學習和積累,我學會了寫報道。漸漸懂得要站在編輯的角度,努力讓稿件符合某一個版面、欄目的用稿要求,采用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2003年《檢察日報》開設了“檢察官忠告專欄”,我很快總結了幾個行賄犯罪嫌疑人的悔恨,寫成文章——《另類“紅娘”當不得》,上了頭版。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知曉群眾最關心什么,最關注什么,這就為我們的選材提供了指導。女市長受賄,群眾關注,考慮女市長是醫生出道,我寫了《醫人真有術律己太無能》,《檢察日報》頭版一字千金,編輯將其改為《醫人有術律己無能》。同時,正義網還讓我學到了“勤上網,多練習、甘于奉獻”精神,我每周都會向正義網、《檢察日報》投稿。
作為基層的通訊員,2012年我有幸聽到了正義網傳媒創始人的授課,參觀了正義網的辦公場所,那工作場景用“熱火朝天”四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午休時間,每間辦公室都有人上班,還有人熱情地幫我們注冊法律微搏……
我高興,我認識了正義網,學到檢察與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正義網也豐富了我的人生。當我院的工作和故事在正義網出現時,時任楊檢察長評價我:干得不錯,像記者了。對我而言這是相當高的獎賞,這一年我院被評為省級先進檢察院。上屆陸檢察長要求重視檢察文化,我寫了三句半《夸夸我們的檢察院》,多名檢察網友從正義網下載后用于基層院檢察聯歡活動,反響很好。
今年2月的一天,興化市委領導來我院視察,還祝賀我院在泰州基層院考評中連續三年取得第一名,期間,政法委顧書記說:“我也上網看關于興化檢察院的報道,樊金如的文章寫得真好。”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得益于正義網,離不開正義網。
我想說:正義網,您是我的好老師。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