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華燈初上的傍晚,我總會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并不寬敞的書房,默默地看著電腦里的她,對她的喜愛,是出于職業偏好,還是內心對正義的渴望,我說不清楚。愛,總是那么模糊,不容言說。但我知道,她早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我空虛時,她豐富我的生活;在我疲倦時,她激勵我振奮;在我彷徨時,她指引我前行。她,始終在那里,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她,永遠不知倦怠,陪我看那滿天繁星,陪我走向法治之路。你問我,她是誰?我會自豪的告訴你,她就是正義網,我的正義網,人民的正義網,法治的正義網。
時光荏苒,不及回首,她已步入及笈之年。匆匆十五載,是篳路藍縷飽經風雨的十五載,也是可歌可泣玉汝于成的十五載。她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點滴記錄著偉大祖國在法治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她走進基層、貼近生活,時刻反映著普通大眾所需所想所求;她立意高遠、包羅萬象,溫情地訴說著人間百態愛恨情仇。她始終以“立足法治、影響社會”為戰略定位,至今已發展成為中國互聯網上最大最權威的綜合性法治網絡媒體。
仔細想來,與她結緣已五年有余,時間雖短,但情意悠長。與她相識雖是偶然,但實屬必然。五年前,作為法律碩士專業的在校大學生,時刻關注國內外政治、法律大事是我的生活習慣,不斷提高自身對法律事件的分析判斷能力也是對法科大學生的基本要求。校園生活充裕的時間會讓我花費一定的精力瀏覽國內各大法律類網站,經過一個漫長的熟悉、比較、甄別過程,我最終選擇了她,其中緣由待我娓娓道來。
首先,她有著專注又專業的法治工作隊伍,信息的發布極具專業性和權威性。其次,她有著無可比擬的高效率,新聞的采編和重大檢察信息的發布更具準確性和時效性。最后,她的認知度和美譽度更加廣泛,她雖源于北京,卻不固步自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春風下像蒲公英一般,飄向祖國的大好河川。
三年前,我從事了我夢寐以求的檢察工作。我和她的距離就走的更近,我看她也更清。這三年來,她積極適應法治新常態,大力宣傳黨中央和最高檢的方針政策,及時客觀報道國內外法治事件,積極正面引導社會輿論,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知不覺中,她風雨兼程已攀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我親眼見證她一步步的茁壯成長,心中欣喜難以抑制。
她就是一本書,一本描繪偉大祖國法治進程的史詩巨篇。檢察機關恢復重建三十七年來,政治地位穩步提升,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她猶如一位默默無聞的筆者,十五年如一日筆耕不息,一筆一劃記錄著人民檢察院艱苦探索的足跡。做為《憲法》規定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勇往直前,有曲折也有坎坷,有擔當更有成就。她十五年點滴記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為人民的檢察事業寫下難以忘懷的篇章。
她就是一扇窗,一扇面向國際的中國法治之窗,向世人展示著中國法治建設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檢察機關在依法治國的舞臺上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人民群眾對重大法律事件和反腐倡廉的關注熱情高漲。
是她,與時俱進,把“神秘”的檢察工作從幕后推向臺前;是她,傾聽呼聲,讓人民的檢察事業走向人民。她以《檢察日報》為依托,時刻搜尋國內外法律要聞,專心專注檢察宣傳事業,以專業權威的視角剖析熱點法律事件。不管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她始終奔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人民群眾對她的鐘愛,正是心底那一份對真理和正義的敬仰。
她就是一盞燈,一盞社會亂象中指引基層檢察干警前進方向的燈。十五年以來,她始終站在時代輿論的最前沿,以追求公平正義的名義大聲呼喊,時刻引領社會主流風潮,為法治建設創造有利的輿論環境,為檢察干警提供權威的參考信息。雖然現實的法治道路是曲折的,但我堅信,有她指引方向、指點迷津,有我們持之以恒、艱難探索,中國的檢察事業一定會有無限光明的未來。
韶華正是,昨日輝煌常銘記。任重道遠,從今再踏新征程,她孜孜不倦,奮勇向前。我相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她必將為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再建功勛。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檢察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