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檢察院技術處副主任法醫師 劉龍清
15年過去了,劉龍清至今難以忘記:為糾正一個資深法醫作出的鑒定結論,自己一度受到質疑,被舉報“亂改鑒定、徇私舞弊”。最終,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表明,劉龍清的鑒定是正確的,防止了一起冤案的發生。那年,劉龍清26歲,走上法醫崗位才八個月。
非法證據是這樣被排除的。一名放射科醫生收取好處后,運用科技手段,將一名普通輕傷患者的CT片,移花接木到輕微傷被害人的影像片上。劉龍清從被害人受傷部位與CT片不相吻合處找出疑點,還原事實真相,推翻原輕傷鑒定結論,被羈押一個多月的犯罪嫌疑人最終被無罪釋放。
一把手術刀,一支簽字筆,福建省漳州市檢察院技術處副主任法醫師劉龍清的這一刀一筆連著公平和正義,連著當事人的命運。15年來,他解剖尸體259具,文證審查和出具司法鑒定意見1.25萬余件,發現并糾正了355件錯誤鑒定結論,避免了冤假錯案的發生。今年8月,漳州市檢察院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劉龍清勞模(鑒定)工作室”。9月,他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學系聘為兼職教授。
1996年,劉龍清從福建醫科大學畢業,在一家醫院當上了醫生。因為講醫德、態度好,為病人著想,這名年輕的醫生在患者中有了好口碑。一年后,他考入漳州市檢察院成為一名法醫,擔當文證審查和鑒定傷情兩大職責,為偵查監督和公訴部門把好證據關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在基層,傷害案件較多。傷情造假,如果不能識破,將使有罪者逃脫法律制裁,無罪者蒙冤,有的因“加重”傷情等級,借此索取高額賠償費,從而激化矛盾、引發信訪事件。
成為法醫后幾年,劉龍清發現了3起一方案件當事人串通醫生偽造CT片和指使他人冒名頂替偽造假CT片案,以及8件故意延長創口偽造傷情案。他將調研情況向有關部門反映,推動了在全市開展打擊偽造傷情專項工作。他所撰寫的《4例利用CT片偽造傷情的法醫學分析》也被一些高等院校的法醫學教材作為偽傷、詐傷的典型案例。
“我既是法醫,又是一個檢察官,對當事人應多一些關愛之心,多一點人文關懷,給無助者前行的力量,讓弱者感受司法溫暖。”十多年來,劉龍清無償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援助鑒定1500多件,為他們節省費用近百萬元。
2009年5月,劉龍清收到被害人鄭老伯的求助信。信中寫到:2008年6月7日晚上10時,鄭老伯被一小車撞倒在地,要花8萬多元醫療費。因鑒定為輕傷,肇事者無須承擔刑事責任,拒不賠償,老人為此四處奔波近一年,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無奈之下,寫信求助。
“輕傷要花去巨額醫療費?”劉龍清頗感疑問。聽取匯報后,檢察長批示復查傷情。經調閱病歷,走訪原急救醫生,劉龍清從鄭老伯8根骨折、胸腔出血達2800毫升導致失血性休克等傷勢,斷定其傷情已達到重傷標準!
第二天,劉龍清在鄭老伯屬重傷的司法鑒定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交警部門據此對肇事者立案、刑拘。第三天,肇事者家屬主動將賠償款送到老人家中。“檢察院的一紙鑒定書為我討回了公道。”鄭老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法醫崗位上,我深感責任重大!”劉龍清說,鑒定意見正確與否,事關罪與非罪、罪重與罪輕,事關司法公信。他始終以一種如履薄冰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份鑒定材料,耐心聽取申訴人意見,做到疑點不放過,嚴防差錯和工作失誤。
“恪守職業道德,堅守做人良知,嚴防冤假錯案。”這是劉龍清作為一名法醫師的底線。15年中,劉龍清守住了底線,群眾從他鑒定的每一起案件感受到了公平正義。近年來,他獲得了“2009年感動漳州十大人物”、“第八屆福建青年獎章標兵”、“第九屆福建省職工道德建設十佳標兵”、“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福建省首批檢察業務專家”等榮譽稱號,并被高檢院榮記個人一等功。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