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馬若怡,北京豐臺區檢察院反貪局局長,曾先后任公訴二處副處長、處長,公訴一處處長。擔任公訴人21年以來,馬若怡審查辦理的各類案件訴訟準確率達到100%。
王鳳武,甘肅隴西縣農民,在廣州務工18年,以搬運行李為生。在5月6日廣州火車站西廣場持刀砍人突發事件中,他挺身而出與兇徒搏斗、協助民警最終制服兇徒。
王紅心,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政治處民警。二十多年來,王紅心先后救助孤兒16名,幫助貧困學生210人,資助貧困母親46人,幫助困境中的人們樹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王君華,山東省臨沂市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肇事處理科干警。他深入調查轄區交通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發生的特點,帶領民警改變固有的勤務模式。
王寶勝,吉林省東豐縣法院審判員。他辦案不講情面,對案件一絲不茍,在法院工作29年,共經手辦理案件近3000件,沒有一件錯案,更沒有一個當事人反映他辦案不公。
王秋楊被藏民們親切地稱為"阿佳"。她主持下的蘋果基金會已累計向西藏捐助善款超過1.8億元,興建、援建4所中小學校和一座藏醫學院,為8萬余藏民免費送藥。
王湘屏,湖南湘晉律師事務所律師黨支部書記。他率先成立了湘潭市第一家律師事務所黨支部,在他的引領下,湘晉律師所事務所榮獲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榮譽稱號。
卞龍,江蘇省盱眙縣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長。他在盱眙的山山水水,追尋新四軍的足跡。從景點建設、內部管理到搜集文物資料,他都親歷親為。
盧偉,河北省淶源縣王安鎮山炮村村民。7月15日,泥石流淹沒京源鐵路王安鎮段。盧偉發現后立即沖到鐵軌中央,向火車司機打緊急制動的手勢,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
呂順芳,普通農家婦女,從2000年5月起,她在家中獨自創辦起一個"尋親驛站"。多年來她收集整理了全國各地3000多個尋親者的資料,幫助200多位孤兒找到親人。
朱正栩,河南省寶豐縣法院副院長兼鬧店人民法庭庭長。近年來她年均辦結案件300件以上,調撤結案率93.8%,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被群眾親切稱為“知心庭長”。
任增穎,勝利油田療養院職工。2000年,她走上環保之路,做起了一名環保志愿者。最近幾年,任增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環保宣傳上,其中一項,就是給學校贈送環保書。
劉安,駐社區民警。26年的警察生涯中,劉安先后照顧了69位老人,資助10余名孤困兒童,成立了“警民志愿者愛民服務團隊”,為社區捧出了一顆赤子之心。
劉志強是湖北黃石大冶市一名普通工人,人稱大冶“托舉哥”。2013年7月20日,面對5歲女童高空懸掛,劉志強單手托舉女童10多分鐘,為救援創造了機會,贏得了時間。
孫賓,河南省內鄉縣檢察院干警。6月22日,孫賓和身懷雙胞胎的妻子路遇車禍。他們立即爬上面包車,將司機救出,送到附近的醫院。結果,胎兒一個夭折一個早產。
孫蓉,公益律師。7年多來,她所在的農民工維權工作站接待來電、來訪和網絡咨詢1.2萬余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27件,為受援人追回損失1000余萬元。
杜明福、秦燕,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上庸鎮吉魚村教學點教師。夫妻二人30多年駐守山村學校從事教育工作,把學校當成了家,把一撥又一撥的孩子送出了大山。
李旭,“中國反傳銷第一人”。2006年,從傳銷騙局中幡然醒悟的李旭自費建立了“李旭反傳銷熱線”和“中國反傳銷協會”,立志與這種的騙局斗爭到底。
李聯民,天津工商武清分局食品科科長。在26年里,他曾先后在多個部門工作,始終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先后獲得榮獲全國商標管理系統商標管理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稱號。
李福珍,吉林舒蘭市法院白旗法庭庭長,一直堅持開展走訪座談、到田間地頭流動辦案。近5年來,累計接待群眾來訪14000余人次,辦理訴訟案件730件,無一件上訴上訪。
吳可生,江西省撫州資溪縣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他扎根深山十幾載,沒有滿腹牢騷,沒有怨天尤人,最大的心愿就是一輩子甘做大山深處的“野人”。
宋修金,一名地道的農民,也是一位無私奉獻的"草根專家",無償向農民提供10多萬元的種子和肥料;出資20萬元創建農民科技館,免費培訓60多萬人,幫助農民增收近億元。
張紅琢,從2007年開始自費為革命烈士尋找親人。在七年時間里,他跑遍了全國的大江南北,走訪百余個烈士陵園,尋找幾十個省市的烈士家屬,每年發出數百封尋親信件。
20余年的律師生涯,張建文恪守“鐵肩擔道義,丹心護天平”的人生準則,贏得了當事人的好評。他還是普法先鋒,從鄉村到城市,從法庭到講堂都留下了他普法的身影。
張霞,"張家口市春雨聾兒語訓中心"的創辦人,從事特教已有9載,從她這里畢業進入正常小學就讀的孩子已有60多個,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敬業奉獻好人。
陳一恒,湖北黃石人,大家眼中的"環保瘋子"。30年來,陳一恒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用于環保、發明。他說,環保是條漫長的路,再苦再難,也會堅持走下去。
陳芳,常山法院紅旗崗人民法庭庭長。入院19年,三下法庭,前后近10年,足跡踏遍全縣300多個行政村。作為一名基層法官,她始終把妥善化解基層糾紛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
陳智輝,福建壽寧公安局坑底派出所所長。他以一本筆記記住社情民意、一個背包背起群眾重托、一套臺賬做實基礎工作,將警務工作平臺延伸至各村莊。
苗勇,安徽太和反貪局局長。在鐵面之外,他還具柔情似水。在繁忙工作之余,他執著奔走在公益之路上。他組建的苗為民愛心社,是目前安徽最大一支民間公益團隊。
苑國棟,"民間反扒大王"。他以抓小偷為己任,卻沒有生活保障,因抓小偷太多,常被暗中報復。在任丘市時他被小偷用匕首捅傷。創口深度從腋下直達背闊肌,縫合十多針。
周紅亮,運維檢修部秦嶺輸電運維班班長。他承擔著寶雞地區19條35千伏、110千伏輸電線路的日常巡視和維護工作,保障著所管轄地區的150萬人的穩定供電。
周騰飛,學兵隊隊長。他在生死瞬間,縱身一躍,托舉出幼小生命;冰冷水溝,他兩進兩出,拼搶出遇險司機;洪災面前,他來回穿梭,轉救出上百群眾,大家稱他為最美軍人。
胡曉梅,山東省臨沂市一名人民調解員。3年多來她成功調解3800起案件,共為受害當事人調解賠償金額達1.24億元,規勸動員84名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
柳艷兵、易政勇,2014年江西高考考生。他們面對刀鋒,選擇沖上去,是少年英雄;面對爭議,選擇尊重規則,是合格考生。社會見證了這一代青年人的擔當。
費炳華,江蘇宜興市和橋鎮人,退休15年來與妻子在家創辦“留守兒童之家”,并先后收留漁家子弟300多人次,照料他們的生活、輔導學習,已有16個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學。
秦開美,湖北潛江浩口鎮第三小學老師;王林華,浩口鎮委副書記。6月10日,浩口鎮第三小學發生劫持人質事件,秦開美、王林華挺身而出、接力當人質,讓學生安全撤離。
黃柱榮,湖北十堰張灣區檢察院檢察官。先后被市院授予“辦案能手”“先進個人”, 榮記個人三等功。在諸多榮譽的光環下,她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
黃獻闊,77歲老黨員,擁有多重身份:免費救助無數病患的藥師,熱心資助35個大學生的拾荒老人,企業家的父親,卻獨自蝸居山里,培植草藥,撿拾垃圾,栽種蔬果。
隗永貴,北京房山區檢察院偵監處處長,13年來開展青少年普法活動200余次,受教育孩子15萬余人,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500多人,他是學生們熟悉的大個子檢察官老師。
彭景武,現年68歲。說起彭老,社區48棟的居民會說,他是我們的樓棟長;15名樓棟長會說,他是我們的領頭人;社區如此評價,他是好幫手,是社區與居民的橋梁和紐帶。
董淑猛,大學畢業后毅然選擇從事麻風病治療康復工作,選擇留在收治老年麻風病患者的專科醫院,將麻風病康復治療作為畢生事業,被網友稱為“社會需要的傻子”。
程樟柱,江西德興市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義務講解員。近40年來,程樟柱共為20多萬名參觀者講解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讓參觀者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傅開其,80后消防隊員。2000年冬天,傅開其毅然沖向火海,戰友平安獲救,而他卻失去右腿。傷后出院沒有成為部隊負擔,一本小冊子的記錄讓他成為“泰順消防活地圖”。
曾德春,湖南鄉郵員。在大山深處,他投遞了近200萬份郵件,完成了30萬公里路程。在湖南海拔最高、地勢最險的郵路上,他走了25年,成了山里娃口中的“背簍叔叔”。
蔡紅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1醫院精神病科總護士長,當了30年的護士,28個春節在病房里陪病人度過。她憑著一片愛心,引導成千上萬的患者戰勝心靈痛苦。
廖仲賓,中國南車眉山車輛廠高級冶煉技師。十幾年來他為企業節約成本近千萬元,創造了煉鋼神話,被工友們稱為“億元班長”,被外方技術人員稱為“中國廖”。
黎吼平,西安市公交分局反扒尖兵,十幾年里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11次獲市局嘉獎,陜西省人民滿意政法干警,西安市人民滿意政法干警。
樊建川,從解放軍戰士到軍校老師,再從政府官員成為房地產開發商,最后又成為博物館館長。十幾年間,他為收集文物耗資幾千萬,現已收集文物200萬件,抗戰文物幾萬件。
魏華偉,河南上蔡縣大學生村官。曾經的文科狀元、清華法學碩士,走遍文樓村的17個村民組,把帶領群眾致富列為首要任務,使被艾滋病病魔折磨20多年的村子泛起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