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彥宇,男,31歲,現任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民事行政檢察處正科級助理檢察員。200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他如愿以償地考進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檢察官。在近6年多的工作時間里,無論是檢察官的大舞臺,還是“村官”的小角色,他始終以堅定的信念、火熱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份工作中,努力拼搏,超越自我,不斷進取,唱響了一支動人的青春之歌,不僅贏得了金杯銀杯——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工作能手”、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更是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被佳西村的老百姓稱為“好檢察官書記”。
腳踏實地,勤于思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案理念
剛到民行處工作時,為了盡快熟悉民行業務工作,他幾乎每個星期都加班加點翻閱了大量的案卷卷宗,學習辦案程序和辦案方法,及時向處里的老同志請教辦案技巧,僅用一年時間,他就成長為民行處的業務骨干。他結合實踐,不斷總結民行檢察工作的特點,撰寫的調研文章《鄉村治理中檢察權適度介入研究》和《民行一體化的制度構建與發展》得到省院和一分院領導的高度評價;他寫的審結報告因條理清楚,說理充分,被省院民行處作為范本在全省民行部門推廣。在一分院民行處工作期間,他的辦案數量也一直是全處最多的,并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封彥宇同志始終堅持文明、平和的辦案理念。會見當事人時他總是先給對方沖泡一杯熱氣騰騰的茶葉水。他說:“跑到檢察機關來申訴的人,往往是碰了很多“釘子”,見了很多“冷臉”的,而我們的一杯熱水可能會溫暖一顆冰涼的心。”他正是這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對當事人的關愛和尊重,使當事人變“戾氣”為“和氣”,心平氣和的聽檢察機關釋法說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今,辦案從一杯熱水開始,已經是我院民行處每一個干警的辦案習慣。
走群眾路線,探索“以人為本”的辦案方法。封彥宇同志在辦案中發現撰寫法律文書要“說群眾聽得懂的話,行群眾看得懂的文”才能讓群眾易于接受。追求公平正義,不畏艱難困苦。為了做到公正辦案,有時為了一個證據,他經常犧牲節假日,連續加班加點,甚至徒步幾十里到山區里查證。同事們私下里都笑稱他為“封三郎”(拼命三郎)。
扎根基層,主動作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投身農村,真抓實干。2010年8月,封彥宇同志積極報名到我院扶貧點工作,掛職擔任樂東縣抱由鎮副鎮長兼佳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盡管已經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但佳西村的貧窮、落后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這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黎族村落,沒有一條水泥路、沒有自來水、沒有廁所,全村1400多人,70%都居住在簡易的茅草房里。看到這些,他幾乎傻了。后來他說:“當時真想撤退啊,可是鄉親們那么樸實,對我那么熱情,一定要為鄉親們做幾件實事。”于是,他開始走村串戶深入農家,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積極依托一分院黨組和當地鎮委鎮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積極爭取、落實各項扶貧、惠農資金,并帶領村民們一起頂著烈日挖土鋪路、搬磚蓋房……。干活時,村民經常勸他說:封鎮長,你到樹蔭下避避太陽吧,要不過年回家你老媽就認不出你這個“黑”兒子了,他每次都憨笑道:老娘認不出不要緊,只要老婆認得出就行了。兩年來,他經常要到晚上十一點鐘一天的工作才能結束,幾乎沒有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和節假日。他的執著、他的熱情、他的勤奮無時無刻不感染著佳西村的每一位村民。
盡心竭力,主動作為。為爭取項目,他多次到相關部門解讀佳西村的扶貧規劃,強調具體扶貧項目對佳西村發展的重要意義,并保證做好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真誠的態度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相關部門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兩年共爭取資金300余萬元,幫助完成了143戶茅草房改造、6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和修建一個公共廁所(今年還要修建兩座公共廁所);硬化兩個生產隊的進村道路和四個生產隊的村內道路共計4000多米;實施自來水入戶改造工程,解決了五個生產隊村民的用水困難問題;修建漫水橋一座,解決十多戶村民出行困難問題。為保證這些工程的質量,他還逐個工地跑,和施工人員強調工程質量對扶貧工程的重要意義,并組織村干部和黨員群眾監督工程施工過程。
橡膠是佳西村的經濟支柱,但由于管理和割膠技術跟不上,普遍存在“廣種薄收”的現象,制約了當地橡膠經濟的發展。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封彥宇同志聯系擁有豐富橡膠管理和收割技術的山榮橡膠公司,由其委派全省“割膠狀元”梁慶蓮和多名專業技術人員,采取送技術進村的方式,提高佳西村村民橡膠管理和收割技術,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先后有近兩百名村民參加了培訓。膠農按照“割膠狀元”示范的割膠方法和科學的管理技術,現在每棵橡膠樹產量提升了20%以上,同時樹皮損傷卻少了30%以上,算下來現在兩棵樹的效益相當于以前三棵樹的效益了。在他的聯系下,佳西村還開班培訓了農民的養豬技術和青瓜種植技術,通過送農業技術進村、送發展政策進村,切實拓展農戶致富路徑,為當地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我院定點扶貧對象佳西村的基礎設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兩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今年的近3000元,貧困人口由兩年前的95戶427人下降到現在的27戶115人,全村茅草房改造完畢。到今年底,全村100%的農戶用上自來水,100%的村內道路實現水泥硬化,將初步擺脫貧困落后的面貌。面對這位年輕的后生,村民由衷地感慨到:“佳西現在有個好檢察官書記啊!”
出點子、謀實效,助力樂東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工作
封彥宇同志在努力做好掛職工作的同時,還以“傳、幫、帶”的形式提高樂東縣檢察院民行科的辦案能力,幫助民行科同志梳理案情,組織召開案件討論會,明確辦案要點,完善法律文書。針對樂東縣院民事督促起訴工作2010年前處于空白的局面,他和范建綏檢察長商議后給民行科制訂了突破重點。在案件遇到疑難問題時,他就和樂東縣院的辦案同志一起研究案情,并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提出指導性意見,抓住辦案重點,實現案件突破。一年多來,樂東縣檢察院通過辦理民事督促起訴幫助政府部門收回資金2.6億元,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服務當地經濟發展,也改變了樂東縣檢察院民事督促起訴工作被動、落后的局面,2011年還歷史性的榮立了集體“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