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那么涉及民生相關的都有哪些內容呢?報告中的12句話,帶你了解一下!
執守簡樸、力戒浮華,嚴控一般性支出,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用于為發展增添后勁、為民生雪中送炭。”
報告原文:
今年全國財政支出21萬億元,支出規模進一步加大。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10.9%,增強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財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對三大攻堅戰的支持,更多向創新驅動、“三農”、民生等領域傾斜。當前財政狀況出現好轉,各級政府仍要堅持過緊日子,執守簡樸、力戒浮華,嚴控一般性支出,把寶貴的資金更多用于為發展增添后勁、為民生雪中送炭。
“把群眾最關切最煩心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民生活隨著國家發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報告原文:
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群眾最關切最煩心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民生活隨著國家發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受益,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報告原文:
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范圍,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受益,為數字中國建設加油助力。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報告原文: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大力推進綜合執法機構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加快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清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
“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報告原文:
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推動網購、快遞健康發展。對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依法懲處、決不姑息。
“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
報告原文:
積極擴大進口,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我們要以更大力度的市場開放,促進產業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報告原文: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報告原文: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報告原文: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
報告原文:
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
報告原文: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范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報告原文:
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社會救助、撫恤優待等標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做好軍烈屬優撫工作。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傾情傾力做好托底工作,不因事難而推諉,不因善小而不為,要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