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謝根榮是大富豪,并非戲言。因為那時他已有7個億?筛涣诉想更富,為了拿下一個肥碩的項目,謝先生就開始想招了,最終是用虛假證明文件到銀行騙了數(shù)億元的貸款。銀行也不是傻子,也覺著這事兒不咋瓷實,就找謝先生去問話,你猜謝先生是怎么應對的?他領著銀行的爺們?nèi)タ戳艘患膶毼铩患稍诓AЧ窭锏慕鹂|玉衣。雖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雖說它是貴重文物,銀行家也難以看出它值幾吊錢啊!可謝先生有招啊:他事先已請京城最著名的幾位專家,為這件寶物定了個價:24億。銀行的爺們,信了,就此打道回府,謝先生的幾個億算是貸出來了。
銀行的爺,為什么這么容易輕信?這年頭,騙子賊多,從街頭做局騙錢,到短信、電話、信用卡詐騙,都是騙錢,都跟銀行相關,他們就是騙和被騙的專家,騙誰也騙不了他們哪?可要是你看了這幾位專家的名頭,就啥都明白了:史樹青先生,2007年已經(jīng)去世了,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楊伯達,原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著名玉器專家;王文祥,世界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主任;李勁松,中國寶玉石協(xié)會原秘書長;楊富緒,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這幾個腕兒,該是行業(yè)里頂天兒的——叫什么“翹楚”的人物吧?他們說了,誰敢不信?連白巖松都說了:“這樣的名頭擺放在我的面前的時候,我當時第一直覺就是隨便馬路上撿出一個石頭告訴我這個價值一個億,估計我都會信!
冷不防騙人一下,還算容易。要靠騙通吃天下,難。因為還不上貸款,謝先生騙貸的事終于露餡了,他人被抓了,銀行的那幾個億也打了水漂。
話說到這兒,你一定會問:這謝先生,他不是有件值24億的寶物嗎?拿來,不就可以頂賬了嗎?
頂不了。因為那是假的。
那不是幾位名家鑒定過的嗎?難道專家走眼了?
要真走眼了,還算說得過去。因為玉石文物鑒定畢竟還是一門主要靠知識靠經(jīng)驗靠肉眼的學問,科學性穩(wěn)定性不高?蓡栴}是,幾位專家的鑒定是這么做出的:金縷玉衣藏在玻璃柜里,幾個專家隔著玻璃看了看,吃了東家一頓大宴,掖了東家?guī)资f塊錢,就簽下了自己的大名,給了個值24億的鑒定。而這件“寶物”,是今人用玉片金絲穿成的仿制品。
你是出離憤怒呢,還是認了?美國人說,政治家最不可信,盡說鬼話。他們更愿意相信知識分子,說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我們這里,知識人也造假也只認錢,他們不再是社會的脊梁,他們不僅有傳統(tǒng)的人云亦云隨大溜好虛榮的痼疾,還患上了一切向錢看、隨風搖擺、喜好“難得糊涂”的流行病。
中國古代的科學家,有時也能接近事物的真相。比如宋代的沈括。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他的《夢溪筆談》有兩處記載了磁現(xiàn)象,當屬世界最早?墒牵痛酥共搅,并沒有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研究作出解釋,而是說“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莫可原其理”。到了1600年,英國人吉爾伯特寫了《論磁》,記錄了磁的各種現(xiàn)象,把磁力和電力作了對比,并嘗試著解釋了磁力和電力的來源。如果沈括,還有其他中國科學家,能有這樣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中國的科技史文明史是不是會改寫呢?
媒體曾報道,因為地震專家發(fā)出錯誤預言,導致有人在地震中喪生,意大利檢察機關對專家提起了訴訟。對這幾個不負責任的專家,我們可不可以起訴他們呢?如此信口雌黃而不負責任,吾不知其可也,不知還要延續(xù)到哪一天也。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wǎng)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