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算是中國的老傳統了。古人的奇謀詭計,很多都是騙術。清末作家吳趼人,就輯了一本《瞎騙奇聞》,里邊的騙術,蔚為壯觀。
咱國人為啥善騙愛騙?這事兒魯迅先生早有定論:“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由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而至于已經自己不覺得。”
群氓生于這樣的社會,自小接受著瞞和騙的熏陶,待得長大了才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是皇家吹的先生教的書里說的那個樣。那感覺,有如《走進科學》終于揭開了神農架野人之謎——那就是一群買不起房的中國人!
中國的文人,對于社會,向來就沒有正視的勇氣。老夫子說“非禮勿視”,弟子們則更上層樓,不要說“正視”了,連“平視”、“斜視”也一概免了。起先呢是不敢,后來呢便是不能,再后,就閉上眼睛,關上心靈了。即便有時也有不滿,不是被和諧,就是自己去尋解脫。長此以往,自然便是“現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體質,卻大半還是彎腰曲背,低眉順眼,表示著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馴良的百姓”。
要是還做不到呢?那就掩耳盜鈴。才子佳人小說就是最好的證明。酸文人在現實中得不到,便讓一個才子在壁上題詩,一個佳人來和,于是兩相傾慕,進而兩情相悅,然后便是“終身之約”。但這約定,屬于“私訂終身”,在文藝里算得佳話美談,實際上卻行不通。咋辦呢?文人們便閉上眼睛,想出一個和解之策:才子及第,奉旨成婚。實在是自欺欺人。
于是我們的生活中,便不乏這樣的鮮活例子。
4月28日的《東方今報》,有這么一則小故事。說是頭一天的中午,高速交警正在收費站執勤呢,只見迎面一輛轎車突然停在了應急道上,司機和副駕駛開始調換位置。民警覺得這事兒有些怪,便走上前去。未及到得跟前,早已聞到一股酒味,民警便讓司機出示證件。司機說,這車不是俺開的,是妻子開的。未曾料到,就在此時,車上一位兩三歲的小女孩指著司機說:“爸爸,就是你開的車啊!”民警笑了,司機也笑了。孩子面前,老爸認栽,被扣了12分、罰款200元。這可是應了那句老話:小孩子沒假話。他們就是上帝派來教育父母的,因為他們還有一顆純潔的心。
可你再看看電視。比如說物價上漲,電視是這么說事兒的:10月份,物價上漲6.6%,群眾一致表示“對生活影響不大”。轉眼,報別人家里的事兒,它又是這么說的:某國某地物價增長4.5%,民眾大叫“活不了了”!
再看看教育。從幼兒園開始,收費都是明碼標價,但你按那個價碼,根本進不去。去交大筆的費用,人家非讓你寫上是“自愿捐資助學”。小時騙,大了,也騙。工廠里技術工人已到了奇缺的程度,可在那兒干活的,卻是沒上成大學的農民兄弟,他們支撐著世界工廠。可是,培養技工的技校、大專,都升格了,因為這樣的學校沒人上,辦不下去。教育部門呢,正忙著把辦不下去的大專升成本科,本科分不掉了,就擴招研究生,以為靠拔高學歷就能解決人才培養問題
于是,只能是這樣子:自幼惑于唐詩宋詞的魅力,卻一生相伴鋤犁。閑暇時也想拿起紙筆,寫人、寫景、寫事、寫意。可物欲的風潮把平仄磨掉,人事的競爭把韻律平息。詞譜已經向遠,詩歌早就遠離。除了數幣,只有享受胳肢胳肢窩的雕蟲小技。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