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心里話,當看到《檢察日報》為慶祝建黨90周年、人民檢察事業創立80周年、創刊20周年,而舉辦“我與《檢察日報》的故事”有獎征文啟事后,當時我想如果參加,編輯和同事們一定會說,我是沖“獎”去的,一是因為我不是檢察系統人員,屬于“院”外人士;二是因為我平時擅長“舞文弄墨”得獎頗多,屬于強項發揮;三是因為我經常為他人“歌功頌德”,有“阿諛奉承”之嫌。盡管始終沒有“奮筆疾書”,但是一直“蠢蠢欲動”。
俗話說,內因是決定因素。當看到報上連續發表了眾多熱心、忠實讀者作者感人動人的真情“故事”征文之后,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再也按捺不住感恩激情的撞擊和引力,打敗了心存的誤解芥蒂和無關憂慮,毅然提筆寫下了這篇算不上“故事”的征文,亦是發自內心的真實表達和情感傾訴。
淵源有因,情脈相連。說起與《檢察日報》的故事,還得從五年前開始,那年,我們的吳董事長當選為市區人大代表之后,意外享受到了上級機關贈訂《檢察日報》的待遇。我作為集團負責報刊訂閱和分配的領導,面對收發員提出的《檢察日報》發給誰的疑問,當時我也“迷惑”了,因為我沒有訂閱呀,與郵政局發投人員聯系后,才知道是上級機關專門贈訂給人大代表的。出于“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加之本身就愛好讀報的我,當然要利用主管的“優勢”捷足先登一睹為快了,讀過之后發現《檢察日報》不僅是為檢察系統辦的,更是給全社會辦的,因為她不拘泥于“專業”和“系統”的束縛,文章、報道適合于所有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閱讀,“!倍桓呱睢翱贪濉,“系統”而不“媚內排外”,具有兼容性強,內外部適宜的特質,尤其是新聞消息和文藝作品,“院”內外皆益,突出了立足“檢察”系統全面服務社會大眾的特點特色。
懷著激動和“示好”的心里,我親自把《檢察日報》送到了董事長的案頭,見我親自送報來,董事長忙放下手里的材料,不加遲疑地將《檢察日報》捧在手里,饒有興趣的看了近一個小時,然后問,誰訂閱的《檢察日報》啊?不是咱們訂的,是上級機關給人大代表贈訂的。我答道。這份報紙好,能教育咱們如何做到廉潔自律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對企業發展有好處,以后咱們報紙(集團內部報紙)也要選登些《檢察日報》上的報道文章,讓大家受教育。得到董事長的首肯,著實不易,從中我也更加認識到了《檢察日報》確實有“價值”。
一轉眼,五年過去了,《檢察日報》也悄然陪伴了董事長和我五年,陪伴了我們集團五年。這五年,她給我們傳遞了許多檢察機關懲治腐敗反腐倡廉的成果信息和成功經驗,陶冶了我們干部職工的情操,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我還發揮特長,在報上發表了個人觀點言論,F在,除了每期我都先睹為快外,還在內部宣傳欄和簡報上摘發了《檢察日報》的報道和文章,受到了干部職工的喜愛。通過讀報學報,我們集團的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守法守紀意識進一步增強,連續多年沒有干部違紀違法現象,干部職工關系和睦感情融洽,使集團生產經營穩步發展,成為全省民營企業的典型,可謂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上說,那些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所以我寫這篇征文稿,既是感恩之言,又是報喜之談。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讓胡路區東華集團)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