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代表稱贊檢察報告
三個方面印象深刻
本報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郭洪平)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在審議“兩高”報告時說,“執法為民”是去年檢察工作一個突出的亮點。過去一年,檢察機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在發揮職能作用、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方面,成績不小。
王利明說,“2008年檢察工作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檢察院大力加強對民事訴訟的監督,效果非常明顯;二是高度重視涉檢信訪工作,絕大多數處理得都不錯,當事人比較滿意;三是高檢院非常重視落實便民利民措施,比如開設網上舉報、申訴和信息查詢系統,在一些重點鄉鎮設置聯系點,推行下訪巡訪、預約接待等,大大方便了群眾。”
除此之外,去年檢察機關在服務和保障民生方面所作的努力,也得到王利明代表的贊揚:“我看到報告中提到這樣幾個數字:起訴制售偽劣食品、藥品等犯罪嫌疑人3320人;立案偵查嚴重失職瀆職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損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918人,高檢院直接介入的重特大事故調查就有14起,立案偵查123人;立案偵查涉嫌利用職權實施非法拘禁等犯罪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555人,等等。這個工作力度確實不小,抓住了關系民生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就希望檢察院這樣做。”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有一支比較好的隊伍。”王利明代表認為,2008年,檢察機關的隊伍建設抓得也非常好。高檢院不斷加大對檢察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力度,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我注意到報告中講到兩個數字:去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舉辦各類培訓班2878期,培訓檢察人員10萬人次,而且培訓的人員大多數是執法一線的檢察官。這個非常不簡單,如果所有的執法人員都能接受到相應的培訓,那幾年以后隊伍的專業化程度會大不一樣。”王利明說。
王利明希望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自身在解決社會矛盾中的獨特作用,切實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貢獻。他說,“司法作為維護社會秩序‘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應當高度重視。這種做法,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也是世界各國經驗證明的一種最科學、最公正的化解矛盾的方法,在我們手里應該把它用得更好。”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