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贛水之濱、文山故里活躍著一支反瀆隊伍——青原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這是一支守護公正、呵護公平、群眾信賴的反瀆隊伍。他們“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用信念譜寫華章、用忠誠編織夢想、用拼搏贏得未來……
局情概況
反瀆職侵權局原名為法紀檢察科和瀆職侵權檢察科,隨著青原區人民檢察院成立而誕生。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該局以優異的業績向人們展現了作為檢察機關一個單列偵查部門的存在價值。2007年4月被升格為副科級機構;有干警5人,其中1人是研究生文化,4人是大學本科文化;有辦案用車1輛、電腦5臺、打印機1臺、照相機2臺、攝像機1臺。
反瀆職侵權局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負責偵查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枉法等35個罪名的瀆職犯罪和刑訊逼供、報復陷害、破壞選舉等7個罪名的侵權犯罪。通過對群眾舉報、上級交辦、有關單位轉辦和自行發現的瀆職侵權犯罪線索進行受理、初查,對有犯罪事實的進行立案、偵查,收集固定證據,查實犯罪,移送審查起訴,打擊瀆職侵權犯罪行為和犯罪分子,保護國家、人民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機關正常工作秩序和法律權威。
10年來,共受理和發現案件線索30件,初查23件,立案偵查16件22人,有罪判決7件10人,作相對不起訴7件9人,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共計511.9萬元。10年來,在全市反瀆工作目標考評中三次第1名、三次第2名,二次第3名,進入全市反瀆工作先進行列。2007年被評為“區先進政法單位”,2009年被授予市、區兩級“青年文明號”稱號,2010年2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深入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瀆職犯罪專項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內僅3個單位獲此殊榮。
萬丈高樓平地起,驕人業績奮斗來!
輝煌的業績
嚴查涉林瀆職犯罪 獲專項工作全國先進
青原區平均森林覆蓋面積達63%以上,有的鄉鎮達85%,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該局立足院情,抓住區情,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省”發展戰略、高檢院深入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瀆職犯罪專項工作的安排部署,將危害森林資源的瀆職犯罪確定為辦案重點,嚴厲查辦了一批涉林瀆職犯罪案件:不履行伐區三項管理職責的歐陽某、張某玩忽職守案和曾某、羅某玩忽職守案,放縱非法收購濫伐林木犯罪的鐘某徇私枉法案,違法簽署虛假驗貨驗證意見的劉某、肖某玩忽職守案和溫某、胡某濫用職權案。
山東“空證”是沒有木材隨證,被販子利用轉辦成新的木材運輸證的山東出省木材運輸證。2008年3月,省森林公安局開始對吉安販子買賣10萬立方米山東“空證”的事件進行查處。10萬立方米山東“空證”,涉及吉州、青原、泰和、吉水、峽江和新干等地。此時,市檢察院也開始介入調查山東“空證”轉辦環節的瀆職線索,并把涉及青原區的交辦給青原區檢察院。
該局迅速對青原區山東“空證”轉辦環節瀆職線索展開調查,一邊調閱涉及青原區的山東“空證”、已轉成的新木材運輸證及相關木材辦證結存單;一邊協助森林公安抓捕涉及青原區的山東“空證”販子。經一段時間的高效工作,查明了富田林業工作站劉某、肖某不去現場核驗,卻直接在40張“空證”上簽署了“貨已進廠”的虛假驗貨驗證意見,造成國家應收育林基金348300元流失的犯罪事實。劉、肖玩忽職守案辦結后,該局干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克服重重困難,在省木材流通監管局歷時兩周,又調取到涉及青原的另外120多張“空證”,涉及木材指標12000 立方米。經仔細審查、分析鎖定責任人員后,立案偵破了天玉林業工作站溫某和青原區林業局胡某違法簽署60張“空證”虛假驗貨驗證意見,造成國家應收育林基金380722元流失的濫用職權案。
在山東“空證”轉辦環節,青原區查辦了林業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案1件2人、濫用職權案2件2人,而其他地方僅吉安市和吉州區各查辦了林業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案1件1人。青原區反瀆職侵權局在查辦林業工作人員瀆職犯罪的同時,還為省森林公安抓捕郭某、楊某等山東“空證”販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經這一次山東“空證”系列案的查辦,吉安共有6名林業工作人員因瀆職而受到法律追究、13名山東“空證”販子因買賣國家公文證件而受到法律制裁。
涉林瀆職犯罪案件的查辦,有力地打擊了涉林瀆職犯罪,保護了當地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正是這樣,青原區反瀆職侵權局才被高檢院評為“深入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瀆職犯罪專項工作先進集體”。本院審查起訴的陳某玩忽職守案,被高檢院評為全國第二大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瀆職精品案。
勇于發現監督 攻破宏發大廈系列大要案
作為當時標志性建筑的“宏發大廈”始建于1993年,完工于1996年,坐落于吉安市田侯路與井岡山大道交匯口處,是中心城區的一棟高層建筑。有不少居民就居住在這棟大樓的附近,他們只知道該大樓已建成許多年,不知道該大樓二層以上為何一直沒有裝飾使用。
2006年2月17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對宏發大廈主樓的嚴重質量問題進行了報道和分析。這時,宏發大廈周圍人們才開始人心惶惶,好像大廈頃刻就要坍塌。一樓商鋪店主紛紛退租搬走。知情的過往車輛和行人至此處,都是快速通過。
心細的干警看過報道后覺察到,宏發大廈質量問題的背后一定有瀆職和經濟犯罪行為,問題是有沒有勇氣和膽量去接手偵破此案,促使安全隱患盡快排除呢?案情就是命令,案情就是責任。他們沒有片刻遲疑和停頓,而是立即與院主要領導商定并上報市院指定查辦。市院交辦線索后,他們迅速投入到線索摸查、資料收集調取之中去了。
因宏發大廈完工已時隔久遠、施工方早已撤走,很多一手資料無法直接查找,只得轉向從銀行查詢入手。青原區反瀆干警在建行、工行等多家銀行彌漫著濃烈防腐劑氣味的檔案室查閱資料近一個月,大多數干警被濃烈防腐劑氣味熏得咽喉發炎。查找復印到了1米多厚的資料:施工方銀行賬戶往來、工程質監人員和相關個人儲蓄存款及工程施工資料等。經認真查閱、判別、分析研究、匯總情況,從中發現施工老板林某資產異常——1993年內在吉安市區購買7套商品房,質監站原副站長吳某、質監員王某有大額股票、銀行交易流水記錄等情況和工程施工質量問題。
玩忽職守造成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的屬于重大案件、200萬元以上的屬于特大案件。宏發大廈質量問題加固修補需資金413萬元。鑒于案情重大復雜,反瀆干警緊急上報、聯合市院,以上下聯動偵查一體化方式查辦此案,并把查辦內容延伸到相關執法部門。在市院因其他工作原因撤走人員后,他們獨自頂著巨大壓力,繼續把案件查辦工作推向深入:在王某百般狡辯其不存在玩忽職守時,巧妙地把質監過程分解成多個環節,使其無法否認自己不對宏發大廈基礎工程和隱蔽工程驗收,致使施工方修改設計圖紙、偷工減料,造成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和重大結構安全隱患的事實;在突審吳某時,除了使其如實供認了自己的玩忽職守犯罪行為,還策略性地使其交代自己收受林某和鄧某3萬元的受賄事實、與王某、朱某、周某貪污數萬元,以及與黃某違法承建井岡山垃圾填埋場等違法犯罪線索;在查辦中不斷擴大戰果,經過長期艱難的偵查取證,抓獲了宏發大廈施工老板林某,立案偵查了原地區質監站站長譚某違規制作假驗收報告,造成供銷社店面面積1261.4平方米的宏發大廈附樓被執行給了林某的濫用職權案,挖出了3名正處級干部受賄的案件線索:曾某收受林某商品房2套和現金5萬元、曾某收受林某現金5萬元、彭某收受林某現金3萬元,其中曾某受賄的線索移交市院查辦后已被判刑,牽出了一批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案件線索。
吳某、王某、譚某瀆職及周某挪用公款、林某行賄和曾某受賄等等案件,被合稱為“宏發大廈系列大要案”。這一系列案的成功查辦,使玩忽職守案犯2人、濫用職權案犯1人、行賄案犯2人、受賄案犯2人、挪用公款案犯4人受到了法律追究,端掉勞動人事、建設培訓中心、質監站等職能管理部門3個小金庫,追繳違法所得300多萬元。特別是王某、吳某玩忽職守案和譚某濫用職權案的成功查辦,不僅為宏發大廈主樓現業主吉安井岡山賓館打贏與廣東省第五建筑公司的財產損害糾紛官司,獲賠245萬元加固費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為吉安市供銷社打贏與廣東第五建筑公司的工程欠款官司,贏回被執行給林某的宏發大廈附樓1261.4M2三層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宏發大廈主樓,即吉安井岡山賓館現已加固完畢,其裝修也已近尾聲。這不僅消除了周圍居民的緊張和憂慮,而且靚化吉安中心城區的市容市貌。該系列案的偵破經驗,在省反瀆骨干培訓班上交流并獲獎。
辦案考慮發展 監督服務發展大局
濱江新區路網工程建設如火如涂,濱江新區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河東街道和楓塘村委干部干勁十足。指揮部和河東街道于2009年12月聯合委托楓塘村委干部,盡快移走湖濱東路內的占道古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倒賣古樟的犯罪分子利用此機會,放倒8棵古樟,將其中4棵轉賣市外、4棵鋸斷,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1.91立方米。樟樹的采挖移植手續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審批,采挖移植過程必須在林業部門的全程監督下進行。林業工作人員對此疏于監管。森林公安已查處相關非法采伐毀壞古樟的犯罪嫌疑人。本院反瀆職侵權局對瀆職林業人員立案1件2人,此案正在偵查中。
2010年3月,某區黨代表提案反映,新修的青原山景區旅游道路,通車不久便出現開裂、下沉等嚴重質量問題。區委主要領導批示檢察院對此質量問題進行調查。經實地勘查、調取施工、監理等材料,發現:青原山景區旅游道路B標段30多處有網裂、下沉現象,面積達4197.65平方米;其主要原因是該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公路工程質監部門未按規定履行監管職責、業主單位未履行質量監管職責、施工方存在偷工減料和違規施工行為、監理工作不到位,監理措施和手段不力,已將調查的有關情況形成書面材料,及時向區委等主要領導匯報,以及向業主提出對工程質量司法鑒定的建議。此案正在等待司法鑒定結論,并視情況處理。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青原區反瀆職侵權局,這支奮進中的反瀆隊伍,嘗盡了努力拼搏的艱辛,也感受了創造輝煌的暢快,現正在沐浴中央、高檢院加強反瀆職侵權工作力度的春風,秉承文山故里為國為民的浩然正氣,帶著“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人本情懷,靜悄悄地奮力疾行,向全國一流邁進!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