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江西9月30日電(通訊員劉廣通 鄒濤)2011年以來,瑞金市檢察院把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作為推進瑞金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來抓,以全面履行檢察職能服務大局為突破口,找準、抓實檢察機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結合點和切入點,積極融入到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之中,較好地促進和完善了瑞金社會管理體系建設,得到了瑞金市委、政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一、以執法辦案為切入點,促進涉案單位、部門和基層組織社會管理創新。一是充分發揮檢察建議的作用,促進涉案單位的社會管理工作。堅持“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議”的原則,幫助涉案單位分析職務犯罪發案原因、特點和規律,向發案單位提出檢察建議45份,協助相關單位和部門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其中,對林業執法情況的調查等14份檢察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并向相關部門作出4份批示,有效發揮了檢察機關在推進社會管理中的職能作用。二是通過檢察工作站,促進基層社會管理。在象湖鎮、綿水社區、工業園區設立了3個檢察工作站,積極推進檢察工作向基層延伸,及時解決有關影響穩定的社會治安問題。工作站成立以來,先后接待控告申訴136件150人次,其中息訪息訴135件149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90余件,累計查處損害民生、損害群眾利益案件11件11人,受到群眾的稱贊。
二、以“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為切入點,促進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在“三送”過程中,我院一方面加強法制宣傳,引導群眾依法理性維權。通過走村入組加大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所涉及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做到有的放矢,釋疑解惑。對具有普遍性的矛盾糾紛,利用公告欄、電視、報刊等媒體,公布定分止爭方案及法律依據,引導當事人知曉自已權利和義務,明白應當如何依法救濟和理性維權。另一方面,堅持以全覆蓋、常態化、長效化為載體,建立了面向群眾的網格化管理服務新架構,協助掛點村組實現了對群眾管理和服務的“點對點聯系,零距離對接,全范圍覆蓋”,使群眾的矛盾糾紛在第一時間得到化解、群眾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幫助。通過“三送”活動,幫助解決群眾實際困難51起,化解基層矛盾74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進一步密切了檢群關系。今年3月份,我院“三送”工作經驗被江西省的《新法制報》、贛州電視臺等媒體刊用,實現了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三、以檢察環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切入點,推進和諧平安創建格局下的社會管理創新。一是落實檢察環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強調維護社會穩定是開展一切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檢察環節的和諧平安建設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抓好,全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①堅持檢察長接待日制度、領導干部定期接訪制度、信訪案件領導包案制度,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引導信訪群眾理性反映訴求,及時化解社會矛盾;②堅持繼續推行辦案效果和社會穩定風險“雙評估”制度。把辦案效果和維穩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辦案效果和維穩風險成正比。③依托控申信訪窗口,開通民生服務熱線和12309舉報電話,派遣檢察干警入戶上門傾聽群眾呼聲,聽取群眾意見,方便群眾表達訴求,實現矛盾糾紛的早發現、早化解。今年以來,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78件,其中舉報41件,控告申訴37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交待。二是積極參與青少年網絡安全執法監管。起草了《瑞金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青少年網絡安全監管執法監督巡查實施方案》,經市委政法委轉發實施,創造性地對網吧的設立審批、注冊管理、網絡輿情管理以及在校學生網絡安全管理等進行巡查監督,有效地保障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極大地遏制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發生,為有效推進和諧平安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