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瑞金五公里,很快便可以到達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舊址。
10月23日,我們懷著虔誠的心來這里,來到這片共和國檢察的圣地。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這里顯得異常的安靜。
1931年11月,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成立,與當時的政府各部局一同在江西瑞金葉坪謝氏宗祠內辦公,從此以后,瑞金,成為中國檢察事業永遠的精神家園。
在一幅幅早已發黃的照片、一張張早已泛舊的史料中,我們開始重新尋找人民檢察的歷史脈絡,重新追憶在戰火紛飛中那段令共和國檢察人為之動容的光榮而艱難的歷史。
80年前,剛滿10歲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和蘇區人民,在這里進行了一次偉大的革命實踐,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人民民主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為當時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檢察機關由此誕生,在當時設置的9個人民委員部中,中央工農檢察委員部赫然在列。
從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以何叔衡、項英、董必武、梁柏臺、高自立等為代表的檢察先輩,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創造性地開展蘇區檢察工作,奠定了人民檢察事業發展的根基。
80年歲月呼嘯而過,沒有哪一種硝煙不會散盡。
在委員會舊址內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檢察史陳列館”,三幅栩栩如生的壁畫生動展示著那個年代工農檢察工作的場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共和國的檢察制度由他們開始了光榮的歷史。
駐足在何叔衡的照片前,這位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面色沉靜,目光冷峻。而與之相隔不遠的董必武的照片,一身戎馬裝,英氣逼人。在他們的領導下,中華蘇維埃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承擔反腐敗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組織檢舉運動、接受舉報控告、偵查乃至起訴的“一條龍”職能,是當時檢察機關的主體。
在展廳中,有一幅描述當時工農委員會工作人員工作場景的油畫,從油畫中,可以清晰看到當時工農檢察委員會工作的場景。彼時,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在中央執行委員會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卓有成效的各項檢察業務:監督檢查中央蘇維埃政府的政策、法規、條例;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開展檢舉運動和反貪污浪費斗爭;加強檢察制度建設。
那段血與火洗禮的崢嶸歲月,紅色土地上凝練形成的紅色檢察精神,成為后來共和國檢察人面向未來、開拓前進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展廳中,記者遇見了前來參加人民檢察制度創立80周年紀念大會的江西宜春市檢察院檢察長熊金文,面對著陳列的照片和資料,他對記者感慨:人民檢察的80年,是不平凡的80年,是不斷發展的80年,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更加珍惜現在,在以后的歲月里,中國檢察事業一定會有大的發展,中國法治也一定會有一個輝煌燦爛的明天。
正如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如林在這次紀念大會上所講的,80年的歷史印跡,是值得永遠珍藏的精彩畫卷;80年的優良傳統,是培育和滋養檢察精神的豐厚食糧;80年的基本經驗,是續寫新輝煌的寶貴財富。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