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 (記者 吳倩) 中國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機構18日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提出了中國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路線圖”。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中共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對于中國應對未來五年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
編制五年規劃是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從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規劃以來,中國已經實施了十一個五年規劃。今年是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最后一年。作為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對制定五年規劃提出建議已經成為慣例。
18日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就通過了中共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全會發表的公報用大量篇幅闡述了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強調“十二五”規劃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在分析了本次全會發表的公報之后,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家張平先生表示,中共提出的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比較突出地提出了“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兩方面內容,這對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張平說:“這次是明確的把建立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放入轉變生產方式的一個重要方面,與之配套的講到提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把推進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合理調整非配等等,這些都是一系列擴大消費長效機制的(內容),講的比較詳盡;第二是區域協調和統籌城鄉這方面,在中國國土問題上談到一些非常清晰的東西,再次強化了‘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因為中國經濟增長到了‘十二五’期間主要是空間資源再配置,這是轉變生產方式的重要方面。”
不久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本次全會再次確認了這一提法,并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中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經濟結構調整、科技進步和創新、可持續發展以及改革開放都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堅持不懈的方向。張平表示,可以預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成為今后中共領導中國經濟社會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張平說,從全會發表的公報來看,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規劃的制定上繼承了“十一五”規劃和中共十七大以來所強調重要原則,從“十一五”規劃到“十二五”規劃將實現平穩過渡。
張平說:“(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繼續了‘十一五’規劃和十七大以來一系列我黨主力強調的原則,把主題、主線、基礎都講的很清楚。 十二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將)是非常平穩的過渡,承前啟后,(未來將)能夠感受到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一個長期穩定的過程。”
張平表示,現在距離中國政府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還有十年時間,下一個五年既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具有全局性和長遠影響的改革任務的關鍵時期。對此,本次全會強調要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他認為,本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期間推進改革的方針和內容十分全面和明確,按照這一規劃執行,中國將能夠抓住新的發展機遇。
張平說:“這次還是比較突出改革,而且把改革的方面點的非常細致,足見現在中央已經非常清楚的認識到這些挑戰,整個規劃最后藍本出來后應該是能夠詳盡的覆蓋到這些(問題)而且也有相應的指標。這些目標的實現能夠使中國在這個階段抓住機遇。”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