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劉軍濤)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強調,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專家表示,十二五期間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值得期待。
全會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關于調整收入分配問題,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王振中在做客中央電視臺《今日關注》欄目時說,全會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落腳點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全會特別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國的國民經濟總量很高,在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問題上還有很多需要調節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黨中央提出的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目標。關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問題,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說,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已經確定,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落實,十二五期間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是否有所突破是關注點。
關于社會保障問題,王振中表示,如何衡量一個國家的社會保障水平,世界通用的衡量標準有三個,一是醫療衛生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二是教育支出在GDP中的比重,第三是養老金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十一五期間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醫療全覆蓋,在十二五期間怎樣提高全民的醫療保障水平是焦點問題。王振中稱,我國在醫療問題上的保障是低水平的全覆蓋,我國目前的醫療支出增長很快、總數很大,但在GDP中的比重還比較低。教育支出和養老金支出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十二五期間這三個比重應該逐步提高。
全會建議,我國要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楊禹稱,民眾現在期待的是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在未來五年,我國一方面還應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社會力量的參與也是一個改革方向。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