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張功玉著實有些害怕了。他完全沒想到的是,自己漫不經心說出來的一句話,竟然引起了全國數十家媒體的聲討,網上更是輿情洶洶,目標直指這位湖北省南漳縣的縣委宣傳部長。
時下的張功玉頗為焦灼,他一方面矢口否認曾經的表述,另一方面則竭力將采訪事宜推向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魏祖華,自己四處躲閃力圖避開記者的追問。他不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提示自己“正在出差”,而且甚至求饒一樣地說,感謝大家吧,不要再報道我了好不好,我該說的,都說完了,不想再說了。
這些天,遠在云南的伍皓也被網友搞得焦頭爛額,也有點“怯場”了,決定先跟網民“躲貓貓”,盡管此前,他曾多次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高調介入一些網絡熱門事件。
7月9日凌晨,伍皓在凱迪網上發帖留言:“沉默是金,是千百年來官場總結出來的不二法寶,但我曾天真地放言,面對網絡時代,沉默是‘禍根’。現在看來,官民溝通的新路還是很艱難;蛟S,還是選擇沉默最穩妥。那么,我暫時選擇沉默!辈恢轲┑倪@個“暫時”會是多久。
到底發生了什么
作為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的伍皓,在“躲貓貓”事件中邀請網友參與調查,轟動全國,雖然網友對其毀譽參半,但他一反官員刻板形象的新面目還是得到一致公認。
伍皓再次陷入網絡輿論漩渦起因于一起鬧得亂哄哄、至今仍真相未明的“小學生賣淫案”。
3月16日晚,昆明一對均為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劉姓姐妹,在自家門口被警務人員以涉嫌“賣淫”為由帶回派出所。事后,醫院證明,兩女孩處女膜完整。此事由《云南信息報》于6月2日率先披露出來,隨后被網絡廣為傳播。
6月2日下午,4名當事民警被暫停執行職務。昆明市公安局通報稱,初步查明,3月16日晚,派出所對劉氏姐妹涉嫌賣淫進行調查,由于當事人不配合民警,發生了肢體沖突。后因無足夠證據證明劉氏姐妹賣淫,派出所未立案。
這是“小學生賣淫案”的第一個“真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真相”很快被另一個“真相”推翻了,“推手”正是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6月6日晚,伍皓對媒體稱,劉氏家屬與相關媒體存在處女膜鑒定造假行為。
6月9日,云南省檢察院與公安聯合通報調查結果:劉氏妹妹(警方給她起了一個化名:“陳艷”)確有受劉父教唆進行賣淫的事實。3月16日晚,劉父發現有巡防人員后,讓“陳艷”與姐姐劉某某互換衣服,“有意讓巡防人員抓錯人,逃避查處!敝,他們又讓劉某某頂替做檢查,得出“處女膜完整”的結論,導致媒體做出不實報道。
此間,伍皓召集兩次云南媒體負責人會議。會后的6月11日,《云南信息報》和《春城晚報》因此前“不負責任”的“虛假報道”向社會道歉。
正當網友與公眾對兩個“真相”無所適從的時候,又一個“真相”出來了。
7月5日,原本“認罪”的劉父,否認容留女兒賣淫,“陳艷”也否認自己賣淫。他們向代理律師稱,之前向公安機關所作的有罪供述,系遭“脅迫、引誘”后不得已而作出的。三天后,劉父被檢察院批準逮捕。警方則回應稱,“不存在刑訊逼供的問題”。
“真相”迭出,等于沒有真相。網友對警方說辭的質疑不絕于耳,伍皓也因為替警方說話、為難劉氏一家子而成為網友攻擊的靶子。
幾乎與“小學生賣淫案”在網絡上鬧得翻江倒海的同時,遠在湖北省大山深處的南漳縣委宣傳部長張功玉也被淹沒在千夫所指的網絡口水中。
6月24日,一篇題為“宣傳部長放話要‘公開審理’網民,是無畏,還是無知”的帖子在鳳凰網論壇發布并迅速引起網友熱議,帖子隨后被轉載至各大論壇。
在該篇帖子里,熟知詳情的南漳“內部人”——“我是一條好狗”,將張功玉會上的鏗鏘話語連帶該話語的出爐背景一并公示于眾。
根據“我是一條好狗”的回憶,6月23日下午,南漳縣委組織部召開了一個網絡問題吹風會,最終形成了兩個重要決定:第一,計劃投入20萬元成立南漳新聞中心,以應對最近幾個月來網上陸續出現的南漳負面新聞。第二,張功玉對網友的自主發帖甚感惱火,認為這損害了政府的美譽度,他提出:“準備抓兩個網民,公開審理一下,對別有用心的網民起到一個震懾作用。”
南都周刊記者先后多次致函該鳳凰網友,但截至本文刊發,未收到對方回復。
南漳縣某知情人士告知,該網友害怕與南漳官方引起更大沖撞,畏懼對方通過技術手段而查找到自己的真實下落,于是主動到南漳縣進行了“自我批評”并寫下了書面檢查。但耐人尋味的是,張功玉是否有過此番果斷論述,該知情人士語焉不詳。
拋開燙手芋,還是揭開燙手壺
張功玉說了還是沒說?大量網友更相信“無風不起浪”,但張功玉言之鑿鑿地表示:是網友刻意曲解了他的觀點。
根據張功玉本人的表述,當時列席會議的,除了張功玉本人,還有南漳縣網管中心副主任、公安局網監大隊某科長、南漳“水鏡論壇”版主王作國等共計九人,會議由張功玉主持。
事后被張功玉“邀請”出來作證的王作國說:當時張功玉的確未曾有過上述網友提及的表述內容。“會議從開始到結束,我都在現場。會上張功玉提到一點,要根據互聯網的管理辦法,對網絡上出現的攻擊他人、炒作和有損社會和諧、影響社會穩定的人進行依法處理。因為,這些人利用一些很小的事情進行斷章取義和歪曲事實地傳播,影響了本地聲譽!
張功玉說,他的確在會后做了總結性發言,并提出:對極少數違反互聯網管理條例的網民,要加強溝通,給予必要的批評教育;經過多次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張功玉堅稱自己用的是“依法依規進行處理”,而不是“抓兩個網民,公開審理一下”。
張功玉認為,是少數網民從其他渠道聽說消息后,斷章取義,歪曲他的原意。出席此次會議的數人現在都一邊倒地站出來支持張功玉的說法。南都周刊記者向對方提出,可否提供完整的會議錄音或文字記錄以供核實,張功玉和魏祖華均拒絕了。
與張功玉急于要拋開網絡批評的燙手芋頭的態度不同,伍皓在7月9日之前,一直表現出直面板磚、尊重網友知情權的道德勇氣。按照伍皓自己的說法:一壺已經燒開的水,如果還使勁兒捂著蓋子,結果只能是連壺底都被燒穿;而蓋子一揭,盡管有可能會燙著自己的手,但沸騰的民意也就會變為蒸汽慢慢消散。所以,他“寧愿被燙手,絕不愿意被燒穿”。
7月7日,伍皓在質疑他的網絡大本營凱迪社區“貓眼看人”注冊網名“求真的力量”,并發出他的實名帖《伍皓:愿意與貓眼網友坦誠交流“昆明賣淫案”》,表示不懼與網友“爭論、對罵、面紅耳赤”,因為“實實在在覺得對網絡、對網友應該心存敬畏之心”。
在伍皓發帖后的幾個小時內,帖子的點擊總數已經超過3.5萬人次,回帖過千。由于伍皓所堅持的事實真相都是云南警方所認定的事實,雖然他也指出昆明警方在該案中的“九大過錯”。但伍皓依然給人以名為交流實替警方辯護的感覺,有網友指責他的介入是把水越攪越渾,本來網友“屠夫”、記者吳虹飛等人已經逼近了真相,被他一攪反而離真相越來越遠了。還有的網友甚至直接謾罵,現在再翻開伍皓的帖子,不少網友跟帖已被標注上“該用戶發言已被管理員屏蔽”。
數個回合下來,伍皓“落荒而逃”,也許網絡“這壺水”,熱度超乎伍皓的想象。
網絡對官員的“破壞力”
南漳縣地處湖北省西北部,歷來名不見經傳,地方上的新聞鮮少見諸報端。云南也并不是一個媒體太關注的地方。但2009年以來,云南與南漳卻接二連三出現“猛料”,并在網絡的推波助瀾之下,形成影響深廣的輿論沖擊波。
2月11日,一名叫做“天上的云”的網友在南漳縣水鏡論壇發帖爆料,稱南漳縣疾控中心8個科室的總計34名工作人員,在2008年吃掉的公款數額高達40萬元,這位網友甚至將各科室這一年來的吃喝明細披露到了網上。
消息曝光后,網友一片嘩然:這么小的一個部門,哪來這么多公款用來吃喝?
據稱,這次“吃喝門”之后,當地宣傳部門給南漳縣主要領導打包票說:下次絕對不會出現類似負面新聞了,不必理會那些網民,南漳本地論壇——水鏡論壇上的那些網民無非是“一群小混混”而已。
真的是“按倒葫蘆浮起瓢”,在“吃喝門”潮水剛剛退去三個月后的端午節當日,南漳縣再度傳出“泥水門”,而且這次民意聲浪更大,批評范圍更廣,不但全國大報大刊的記者來了不少,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報道更使得南漳“一舉成名天下知”。
與“吃喝門”大同小異,“泥水門”的輿論攻勢,同樣是由網友率先發起的。5月28日凌晨,網友“營造心情”將數張照片率先傳至水鏡論壇上,對當地自來水公司為南漳住戶供應的“泥漿水”進行了特寫:水質污濁,充滿泥沙,滿盆的“自來水”,幾乎全部是黑褐色泥漿,不但無法飲用,更已造成整個南漳城區供水管網及各個家庭熱水器受損。
這一切,張功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曾頗為不解地說:作為宣傳部門,有著強大的隊伍和設備,為什么正面新聞上不了大報、大臺和大刊,而負面新聞卻傳得到處都是。于是他很是惱火,于是他極力希望能有一個妥善的方法改變目前的這種被動狀態。
至于云南在今年1月底發生的“躲貓貓”事件—一名在押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內被牢頭獄霸群毆致死,警方通報卻稱其玩“躲貓貓”游戲而死——更是被網友攪得天下皆知。不過,與南漳宣傳主管部門在“吃喝門”、“泥水門”中的被動失措不同,伍皓在“躲貓貓”事件曝光后,主動征集網民參與調查事件真相。雖然這個網友調查委員會的調查草草而終,但在網絡力量的推動下,事件最終真相大白,三名責任人遭撤職,一名民警被辭退。
在“躲貓貓”事件中一舉成名的伍皓,要等到6個月后才切身領略到網絡力量的“可怕”,以致這位一直表現出很勇敢的新潮官員,也表示要“暫時選擇沉默”。
但盡管如此,伍皓在接受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還是頗為自得地說:“南漳縣的事情我倒是沒有聽說,但我覺得,有些官員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還是很不適應的,不太適應這種新時期的執政環境。其實,官員要提高與網絡打交道的能力,網絡時代對官員執政能力和執政素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們只能探索和嘗試。所以,雖然我冒著很大的風險和壓力,我還是探索出了不少與網絡良性互動的方式和方法!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