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團開放日,汪洋回答記者提問。本報記者王海欣攝
昨天下午,廣東代表團作為本次兩會上第一批舉辦開放日的代表團之一,吸引了數百名中外記者。對于烏坎、改革阻力等話題,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直面應對,他認為烏坎選舉按照法律進行,并沒有任何創新。
□話題·烏坎事件
反問記者
汪洋聽見記者問到烏坎事件,拿過話筒不是回答問題,反而對記者說:“你們為什么對烏坎事件那么有興趣,我采訪一下你行不行?”
被書記一反問,剛剛提問的記者只能站起來回答:“我談一下我不太成熟的看法。我個人覺得烏坎事件對于目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有著一定的積極借鑒作用。”因為在數百名記者和100多名人大代表前被提問,她回答得小心翼翼。
汪洋鼓勵說,“我們發言受法律保護,你發言也受法律保護。”
汪洋表示,他其實已經有了被問烏坎事件的思想準備,“因為烏坎事件一個時期以來已經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對于烏坎事件海內外的媒體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處理烏坎事件上,汪洋指出,他們的一個重要的立足點就是判斷烏坎群眾所反映的訴求是不是合理合法的。“我們經過初步了解以后,認為烏坎群眾在土地等問題上的訴求既是合理的又是合法的,因此我們就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不是代表那個村子里面村支書所實際代表的小圈子的利益,這是我們妥善解決烏坎問題的一個立足的基本判斷或者是基本點。”
并無創新
汪洋說,“我實事求是地說一句話,烏坎的民主選舉是按照村民委員會的《組織法》和《廣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進行的,沒有任何創新,只不過我們把選舉法和組織法的落實過程做得非常扎實,讓這個村子在過去選舉中走過場的形式做了糾正,如此而已”。
他強調,廣東政府并沒有因為擔心像烏坎村這樣的事件擴散,而對此事件處理采取了變通的態度,對烏坎村事件的處理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人民政府執政為民的基本理念:就是我們要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
解剖麻雀
汪洋承認,從烏坎事件中得到了很多啟示,“當時決定省委工作組到這個村里去,省委副書記當組長,副省長任副組長,并不是因為這個村子本身的矛盾已經復雜到要出動這個陣容,而是我們這個想法要解剖麻雀,要取得經驗,推動村級組織的建設,改進村這個執政的基層單位能夠更好地體現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這一理念。”他透露,廣東將在適當的時候召開全省會議,把從烏坎這個點上取得的經驗、教訓用來指導全省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工作。
□話題·改革阻力
利益格局是改革主要問題
有記者提問時稱,汪洋曾提出利益集團是改革的阻礙。對此,汪洋糾正說,他的意思是現在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利益格局的影響。
他舉例,在我們政府內部為了維護部門的審批權力,實際上也是利益格局影響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表現。改革開放30年,市場經濟在廣東充分發育,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局面已經形成,多種所有制實際上就是有不同的利益取向,但是我們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這些不同的利益群體對執政黨和政府機關的影響。這一點確實主要體現在政府的審批事項上。
“我們在解決利益格局影響改革的問題上首先是要從執政的黨和人民政府頭上開始,我想只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真正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我們的改革就會往前邁出最關鍵的步伐。”
□新省長論政朱小丹談改革稱不改革是最大危機
朱小丹今年1月剛剛上任廣東省省長,也是廣東代表團的一名新人大代表。
提到改革,朱小丹評價,“廣東是靠改革發展起來的,改革是廣東的根,廣東的魂。”在他看來,改革是轉型升級的應有之義,同時改革又是轉型升級的根本之路,“就像20年前小平同志講‘不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到今天也還是這樣。”
朱小丹將這次改革的好處歸結為: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減少用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去過多地取代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的作用,同時也是建設廉潔政府、廉政政府的要求。
新省長對于改革充滿干勁,“改革總會有微詞,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阻力,但不改革是最大的危機。”
他認為,當前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格局,而政府自身改革的最大阻力也來自于政府自身,就是那種與科學發展和市場經濟已經不相符合、不相適應的行政權力配置結構和部門利益,這些東西不突破的話改革很難深化,“這對政府是個考驗,我們是真改革還是假改革,是口頭上說改革還是實際上去促改革,這是一次很大的考驗。”
□專家談環保
鐘南山正研究肺癌與PM2.5關系
鐘南山在昨天廣東團的發言中提出,PM2.5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做了很多研究,美國在2006年做了204個城鎮的觀察,發現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就要增加1.28%。香港2000年到2005年研究發現,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急性呼吸病的住院率增加1.94%。
鐘南山所在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發現,凡是有灰霾天氣,病人的門診數就會增加10%到15%。“現在我們正在研究為什么肺癌發病率直線上升,是不是跟PM2.5有關系?”
鐘南山認為,如果沒有全國性的監測和節能減排等具體改善措施,在全國范圍內控制污染是一句空話。“大氣污染不是孤立的,它不像政治體系那樣‘一國兩制’,不能‘一國兩氣’。”重點區域做得再好,而非重點區域卻不管它們,根本不可能達到2015年初步控制區域性感染的目標。
鐘南山質疑,現在基本各個地級市都具有監測PM2.5的能力,無需等到2015年才全面開展,“為什么要到2015年才展開?是影響投資還是數據講出來不好聽?”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