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為進一步擴充民主議政通道,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更多新生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不少政協委員近日在兩會上呼吁,全國政協應利用換屆時機,調整多年未變的界別構成,優化委員結構,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有專家指出,與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所強調的廣泛性不同,提名推薦協商產生的政協委員更注重其精英性。在部分明星委員連年缺席兩會、個別參會的也提不出有質量的提案的前提下,有網民擔心,全國政協如果過于注重精英意見而忽視草根聲音,這一參政議政平臺民主協商作用的發揮將會大打折扣。
【主題事件】
3月10日《中國青年報》、《南方都市報》報道,3月9日,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李昌鑒在小組討論中提出,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階層發生了變化,政協的界別構成也應該有所增減。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陳冀平則建議應單獨設立法律界別,以適應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孫永福也表示,在政協委員換屆中,要完善推薦程序,讓推薦產生的委員更具代表性。本次兩會上,重慶、湖南、福建、江蘇、新疆、寧夏等六。▍^、市)政協主席都贊同調整政協界別,優化政協委員結構,吸納更多新生代階層和基層工作者。
【背景資料】
政協界別變化反映社會階層變遷
1954年第二屆全國政協設立了具有特定歷史印記的“合作社”界別,還為農民設置了“農民界”,并一直延續到第五屆全國政協會議,后改為農業界別。1978年,合作社界別被取消,增加了體育界別。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增加了中華全國臺胞聯誼會和港澳同胞界別。第八屆政協將原來的“港澳同胞界”分為“香港同胞界”和“澳門同胞界”,而由于改革開放的背景,還增設了經濟界別。自1993年第八屆政協界別調整為34個,其界別總數便再也沒有增加。
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已經先后有幾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界別設置應該新增農民工界別、法律界別等新社會階層。
2006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曾提出:“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并合理設置界別,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
全國政協正在研究界別設置調整問題
另據3月6日《華商報》報道,全國政協辦公廳一位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明年全國政協就將換屆,目前全國政協正在收集各地政協的意見、建議,隨后將在廣泛收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研究政協界別設置調整問題,如果可能,一些新社會階層有望在下一屆政協中成為新成員。
【兩會聲音】
六省政協主席呼吁調整界別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主席邢元敏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一些新階層被排除在政協界別之外,這不利于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職能。重慶市政協32個界別十幾年固定未變,但8個黨派界別其構成人員的身份、特色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都有所變化,但界別設置未調整,已顯得有些落后了。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胡彪也提出,107名農業界別的政協委員中,沒有一個真正的農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協組織的代表性。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主席梁綺萍表示,像農業界別中沒有農民的情況在政協其他界別中同樣存在,經濟界別中鮮見一線的職工,醫藥衛生界別中很少有一線的醫生、護士。來自基層的委員基本都在縣、市一級,省上數量就少一些,到全國就更為稀缺。目前委員的構成比例也不合理,文藝界等行業人數偏多,而其他一些行業卻未納入。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指出,政協界別設置未關注到一些新社會階層的出現。據統計,農民工群體現在有近2億人,但在政協中并沒有農民工的界別;法律工作者已是一個不小的群體,同樣在政協界別中未有涉及。
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和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項宗西也同時提到政協界別調整和委員履職的問題,認為委員應該更廣泛地代表各個階層,換屆將近,全國政協應該優化委員構成比例,讓更多的來自基層的代表進入政協,代表更廣泛的群體反映心聲,使委員履職更有效果。
【專家解讀】
委員推薦的“精英”門檻限制草根議政
北京大學政黨研究中心教授金安平分析,政協中沒有農民的身影和政協自身特點有一定關系,人民代表大會強調代表的廣泛性,而政協更注意委員的精英性,進入的門檻高一點。在產生機制上,上屆委員的推薦在政協委員的遴選過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由于基本上都是精英人士在推薦、協商,草根階層就難以進入政協視野!按蠹叶寄芸吹降氖牵舜蟠碇杏行弈_的、掏糞的,但政協委員中鮮有賣糖果的、掃馬路的。”
【網民觀點】
支持政協調整界別 為更多階層代言發聲
搜狐中國網友“天平支點”:應增加“網界”,因為我國有許多網民。
搜狐河北省秦皇島市網友“真實就是力量”:這個建議好。政協委員應該是各階層代言人,能夠反映現實社會各階層人的真實訴求。應按收入水平和職業類別來劃分,比如:工程師協會、科學家協會、產業工人協會、藝術家協會、貨車司機協會、出租車司機協會、軌道司機協會、乘務員協會、空姐及地勤人員協會、清潔工協會、農民協會、中小工商企業主協會、大學教師協會、中小學教師協會、律師協會、公務員協會、企業家協會、中學生協會、大學生協會、退休及老年人協會、私營企業協會、自謀職業者協會、失業者協會。所有委員均自掏腰包,不花納稅人一分錢,全部為兼職的志愿者。
搜狐北京市網友“wyzfl”:應該在流動人口達到30萬人以上的城市設立流動人口界別政協委員席位。充分發揮這些人群在對社會需求、自身需求、社會管理、醫療、教育、就業、居住等諸方面反映意見和建議,使建立和諧社會的舉措落到實處。
網易遼寧省沈陽市網友(IP:116.2.*.*):建議增加退役軍人界。目前全國已有自主擇業的退役師團營軍官12萬人,隨著部隊的發展這一群體將逐步增大。目前這些人既沒有組織去管理,又沒有形成統一的政策,散居在各地,成了自由分子。遇到重大問題的時候,形成了一股不穩定的勢力,所以,建議增加這個界別,給他們參政、議政的機會。
網易北京市網友“zhenghonglie”:再設一個城市下崗工人界!
精英議政又何妨 提案解決問題是關鍵
凱迪社區網友“東海老水手”:農業界別無農民,很正常。理由有三條:有農業方面的領導、專家代表,不需要農民進;無法與農民對話、協商政治,進了也白進;農民太多擺不平,索性一個也不進。就這么簡單!
新浪微博網友“卡姆蘭”:是不是農民不重要,重要的是農民選出來的,能真正代表農民的利益。如果能代表農民的利益,職業政治家做農業界別代表又如何?代表專業化不是壞事,能解決問題就是關鍵。
基層甘苦盡知 草根聲音更加務實
四川在線網友“關東客”:精英委員究竟能否代表自己說話,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有賴于其個人的參政議政能力和兼濟天下的社會良知。政協需要吸收精英,但更需要普羅大眾。如果說明星們的加入給政協帶來的是一股新鮮的空氣,而農民、護士等一線人員的加入將使政協的工作更加務實。
新浪網網友“孤單的鷹”:沒有一個真正的農民是一種悲哀,不要說農民沒素質水平,只有當官的才有水平。在農民中有大批有識之士,只要給他們一席之地,他們會把議案寫得更受廣大農民的歡迎,更能準確道出農民的心聲。
紅網網友“雷鐘哲”:不是說其他人員不能表達農民意見,可“表達”和“組成”并不相同。不是種田的人,未必對農民甘苦盡知。已有的界別,也不能虛有其名、鳩占鵲巢,或者只重精英輕視草根,徹底屏蔽草根的聲音。
新浪網網友“無聊”:農民確實沒有管農業的領導懂得多,但管農業的領導不一定能代表得了農民。這些年,農民因代言人缺失導致利益受損的情況比比皆是:拆遷、糧價、配套設施……
不止界別要調整 履職能力也是問題
新浪微博網友“小吉粉絲”:現在有過多無法代表人民心聲的文藝委員。
騰訊網網友“飄”:政協要減少明星委員,比如沒時間參加兩會的。
環球網匿名網友:一個界別那么多委員,真正提提案的有多少?
(作者:侯文昌 來源:正義網絡傳媒研究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