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來自人民的聲音”,有官方媒體近日用這樣的標題來表示對全國兩會積極回應民意的熱切期待。然而,部分代表委員或因故多次缺席,或者不發一言等諸多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能否有更多的代表委員敢于直面公眾、仗義執言?“人民的聲音”能否充分地被帶到兩會會場?這也是民眾對代表委員們的期待。
兩會不是政治秀場。“政協委員是來參政議政的,不是來秀政治榮譽的,兩會不是晚會,政協不是曲協,沒能力沒時間議政的且去跨欄。”中央電視臺知名主持人魯健在微博中的留言,飽含了對某位政協委員、跨欄健將五年缺席四次政協會議、短信致歉了事的失望。致歉短信中“以優異成績向兩會獻禮”的官話說辭更是激起部分網友的強烈批評。如新浪微博網友“parables”留言:“兩會需要你發聲,不是要你獻禮!”也有網友直言,經常有集訓和比賽任務的運動員既然沒時間參政議政,就不必再浪費委員名額了。
兩會不是參政議政的臨時學習班。“每次參加人大會議都是學習,都是為以后的成長做鋪墊,我不想自己的議案存在水分”,某位全國人大代表、前世界體操冠軍對自己“五年參會零議案”作出這樣的解釋。議政履職能力固然需要鍛煉、提升,但應該放在平時,不是到兩會來“臨時抱佛腳”。有法學家在微博中質疑:“人大不是培訓班。五年了,還在學習,學習,再學習,還沒學會?”
代表委員不是人云亦云的“橡皮圖章”,也不是一言不發的“圍觀者”。前些年曾因只投贊成票被質疑的某政協委員近日接受采訪時稱,媒體總是誤解她的言論,表示“今年就是要當啞巴”。一語激起千層浪,“啞巴”委員是否符合政協賦予其的議政職責頗受爭議。有網友質問,如果為民說話,何懼“屢遭誤解”?也有網友覺得,當“啞巴”委員比說廢話實在。也有網友表示,做啞巴的本質是瀆職,是辜負人民的囑托,是對民眾批評聲音的不尊重。
對于代表委員的參政議政意識和履職能力問題,中央領導歷來比較重視。“委員主體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民主監督的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有的調研和視察深入實際不夠,有的提案和大會發言質量需要提高……”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做政協工作報告時,指出了當前政協工作存在的不足,也表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除了落實中央指示、提升自身參政議政的責任意識和履職能力外,我們期待,參會的代表委員們能夠像連續七年提議“官員財產公開”的人大代表韓德云那樣,在深入調查社情民意的基礎上提出經得起輿論檢驗的提案議案,真正將“人民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擺在政府和公眾面前。
代表委員們,期待你的發聲,需要你的發聲!
(作者:侯文昌 來源:正義網絡傳媒研究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