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司法規律,推進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專訪河南省檢察院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蔡寧
早就聽說蔡寧是一位講政治、出思路和抓業務俱佳的檢察長,但他在接受采訪過程中表現出的專業性還是讓記者感到意外。一開口說出的十幾組數字,同記者事后查找的相關資料和報告絲毫不差。
我們的訪談也先從其中一組數字開始了。
檢察機關要樹立遵循司法規律、堅持理性司法的理念
記 者:我們留意到,在剛剛結束的河南省第十三次檢察工作會議上,《“十二五”時期河南檢察工作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刑事檢察工作目標是批捕準確率達到99%以上,起訴準確率達到99.5%以上,而不是100%?
蔡 寧:檢察工作在依法的前提下要講究科學和準確,不能盲目定標準。如果脫離實際要求過高,就特別容易出現應付和湊數,甚至弄虛作假。批捕、起訴準確率達到100%的愿望是好的,但實際上很難做到。河南每年批捕、起訴都在五六萬人以上,這個基數很大,很難保證不出一點差錯,何況有些案件的批捕是帶有一定風險的,我們檢察干警的執法水平還存在差異,有些案件的定性檢法之間的認識也是不盡一致的。所以,我們確定的批捕準確率達到99%以上、起訴準確率達到99.5%以上的目標,是符合司法實際的。再比如在查辦職務犯罪工作中,我們提出貪污賄賂案件大案率達到70%以上,瀆職侵權重特大案件率達到80%以上。這個目標,也是根據當前職務犯罪仍處于易發多發、大案增多的形勢和河南檢察機關多年辦案工作實踐提出來的,與河南的經濟發展狀況是相適應的。脫離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經濟欠發達的實際,盲目追求大案高比例,不符合實事求是精神,不是科學發展觀。
記 者:我們注意到您在全省“十三檢”會議上的報告標題為《遵循司法規律,推進科學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檢察機關應遵循怎樣的司法規律?檢察工作如何科學發展?
蔡 寧:檢察工作遵循司法規律、理性司法,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十三檢”會議提出的“六觀”。在此基礎上,我們明確提出了“正確處理履行檢察職責與服務大局、打擊犯罪與促進社會和諧等八個關系,做到強化法律監督與強化自身監督、檢察業務建設與檢察隊伍建設、嚴格執行法律與執行政策、依法監督與配合協作四個并重”的檢察工作基本原則,強調檢察工作必須堅持以執法辦案為中心,確立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工作要“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寬嚴相濟、注重效果”、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要“穩定數量、提高質量、改善結構、注重效率、增強效果、確保安全”,訴訟監督工作要“堅決、依法、準確、及時”,處理涉檢信訪工作要“案結事了,息訴罷訪”。
同時,根據檢察工作面臨的形勢,我們提出要自覺把轉變檢察工作方式作為“十二五”時期全省檢察機關的重要任務,在組織領導方式上,由主要重視硬實力建設向硬實力、軟實力建設并重轉變,由更多地強調思路引導向思路引導、機制保障、狠抓落實并重轉變,由檢察機關整體效能發揮不夠充分向資源整合、檢察一體化轉變。在執法辦案方式上,從就案辦案向通過依法辦案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延伸,由傳統的人力密集向信息密集、技術密集轉變,由逐步開放向更加公開、透明轉變。在管理方式上,積極實行案件集中管理,健全業務決策機制,完善業務考評機制,努力推動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檢察隊伍科學管理要嚴管厚愛并重
記者:您來河南之前,曾擔任過一屆甘肅省的檢察長。從“勸君更盡一杯酒”的邊塞到“中原落日無歸雁”的內地大省,工作崗位的轉換是否帶給您不同感受和管理方式的轉變?
蔡寧:我在甘肅檢察機關工作了二十多年,在河南檢察機關工作近四年,兩個地方我都非常熱愛,甘肅不用說,河南也很熟悉了。說起兩個省檢察工作和檢察隊伍,還是有差異的。我在甘肅工作時業務建設、經費保障上操心較多,到河南后對這兩方面問題不太擔心。但河南檢察隊伍大,隊伍管理的難度大,出問題的幾率也大。所以,加強隊伍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我操心較多的一項工作。
記者:那您是如何有針對性地加強檢察隊伍教育管理的?
蔡 寧: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建設。積極開展了“恪守檢察職業道德、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等專項教育活動,推行檢察官職業行為基本規范和檢察機關文明用語,建立了檢察官宣誓制度,推進檢察文化建設,筑牢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檢察職業道德。二是強化教育培訓。組織開展“大學習、大練兵、大競賽”活動,2008年以來,省檢察院共舉辦培訓班57期,培訓干警1.2萬余人次。開展十佳公訴人、十佳偵查監督檢察官、十佳民行辦案能手、化解矛盾能手競賽和公訴人、律師論辯賽,分類開展十大精品案件評選,促進了法律監督能力的提升。三是嚴格紀律作風。建立下級院檢察長向上級院述職述廉、領導干部開展廉政專題教育、集中輪訓基層院領導班子成員、檢察長和紀檢組長視情適時對下級院檢察長開展誡勉談話等制度,認真落實廉政準則,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以涉車、涉槍、涉酒、辦案安全為重點內容,加大檢務督查力度,推動了轉作風、強素質、樹形象、增效能。建立實名舉報投訴干警違法違紀限期答復制度,進一步嚴明檢察紀律。這幾年,凡是給我反映檢察干警的舉報件,我都要親自簽批,并要求省院紀檢監察部門認真督辦。
在嚴格管理的同時,我們對檢察人員投入更多的關心愛護,尤其是事關切身利益的問題努力解決好。2009年在全省基層檢察院建設工作會議上,結合有的檢察干警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甚至付出生命,我強調“人民需要更多的活著的模范,少些逝去的英雄”,要求各級檢察院在積極開展檢察工作的同時,關心愛護檢察干警的身體健康,解決干警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三年多來,我已深入全省140多個基層檢察院調研,面對面指導工作,推動相關問題解決,全省163個基層院的1466個內設機構升格為科級,科級干部比例平均達到35%以上。省檢察院對基層院干警的培訓力度加大,全省貧困縣區檢察院4537人(次)接受免費培訓。向社會公開招錄的1600余名干警絕大部分充實到基層檢察院。
記者:在河南省“十三檢”的報告中,您也毫不留情指出了內部存在的問題?
蔡寧:檢察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法律監督職能,在工作過程中容易滋生特權思想和霸道作風。因此,對檢察干警應采取更嚴格的管理措施和內部監督舉措,堅持職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要用比監督別人更嚴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認真接受相關司法、執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制約,切實防止檢察權濫用。一旦出了問題絕不護短,要嚴肅處理,堅決糾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檢察機關的執法公信力,保證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通過努力,河南檢察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08年以來,涌現出白潔、蔣漢生、陳海宏、蒙凡等一批先進模范人物,23個檢察院被高檢院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靈寶市檢察院被表彰為“全國十佳基層檢察院”;69個檢察院信訪接待室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和文明接待室;全省183個檢察院中,獲得國家級文明單位稱號的11個,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稱號的159個,全省檢察機關干事創業、創先爭優良好風氣日益濃厚。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提升法律監督水平
記者:河南省檢察機關落實“十三檢”會議精神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有哪些?
蔡寧:全國“十三檢”會議提出的“六觀”、“六個統一”是科學發展觀在檢察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貫徹落實好“十三檢”會議精神,就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要在謀劃思路、制定措施、推動工作中具體體現和落實。
在指導思想上,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檢察工作的指導方針,把服務科學發展作為重大使命,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宗旨,把促進社會和諧作為重要任務,把推動檢察工作自身科學發展作為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基本途徑。
在宏觀把握上,堅持自覺遵循司法規律,積極推進理性司法,正確處理履行檢察職責與服務大局、打擊犯罪與促進社會和諧、辦案數量、效率與辦案質量等八個關系,做到強化法律監督與強化自身監督并重,檢察業務建設與檢察隊伍建設并重,嚴格執行法律與執行政策并重,依法監督與配合協作并重。
在工作要求上,努力實現檢察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好,主要指辦案質量和效果;快,主要指辦案力度和效率。堅持好中求快,努力實現辦案力度、質量、效率、效果的有機統一。
在運作實踐上,重在運作,立足于做。細化實化各項工作措施,對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訴訟監督、處理涉檢信訪等工作分別確定了應當遵循的具體要求。
記者:加強訴訟監督,促進公正廉潔執法,是法律監督的重要內容,也是全國“十三檢”會議強調的一個重點,河南在這方面有什么新的舉措?
蔡寧:我們要始終堅持以執法辦案為中心,更加注重遵循司法規律,更加注重理性司法,更加注重質量效果,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完善監督措施,提高監督水平。
一是加強對執法、司法不公、不廉問題的監督糾正。刑事立案監督既要堅決監督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又要注意監督糾正不該立案而立案問題;偵查活動監督既要依法監督糾正漏罪漏犯,又要依法監督糾正違反訴訟程序、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違法行為;刑事審判監督既要重視加強對有罪判無罪、量刑畸輕的監督,又要注意對無罪判有罪、量刑畸重的監督;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既要重點加強對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又要注意對監外罪犯脫管漏管、社區矯正等問題的監督;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要重點監督嚴重違反法定程序導致錯誤裁判的案件,以及因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導致錯誤裁判的案件。在各項監督工作中,都要把存在貪贓枉法、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等情節的執法、司法不公問題作為監督的重中之重。
二是堅持以質量效果為核心。要嚴格監督標準,健全審核把關制度,嚴格啟動監督程序,監督立案的案件原則上要能訴能判,追捕追訴的案件原則上要能判實刑,提出刑事和民事行政抗訴既要依法、堅決,又要慎重、準確。
三是加大查辦司法不公背后職務犯罪力度,增強監督實效。堅持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與維護司法權威并重,嚴肅查處一批侵權、瀆職犯罪案件,監督糾正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減刑、假釋等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推進其他司法機關公正廉潔執法,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制統一。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