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提出抗訴的最大“老鼠倉”案再審獲改判
2015年7月,最高法開庭審理該案。最高檢公訴廳派出兩名檢察官出庭支持抗訴。庭審前,公訴廳認真準備出庭預案和出庭訊問、質證、答辯提綱;庭審中,檢察官與辯方就本案的事實和法律適用、馬樂的行為是否屬于情節特別嚴重、原審量刑是否適當等問題充分發表了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采納了公訴人的意見并最終改判。公訴部門在該案的辦理中維護了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
主動適應反腐新形勢,把辦理職務犯罪案件作為工作重點
2015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發揮公訴職能在反腐肅貪中的重要作用,全年共對周永康、李東生等22名原省部級以上干部職務犯罪案件提起公訴,審查辦理了央視系列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系列案、南充拉票賄選系列案等一批社會關注的職務犯罪窩案、串案,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健全職務犯罪案件審查機制,出臺《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公訴部門介入職務犯罪案件偵查工作規定》。
|
立查立改整章建制 提高公訴工作規范化水平
最高檢公訴廳加強對各地公訴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的調研指導,及時轉發各地好的經驗做法,交流各地公訴部門專項整治工作情況,推動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不斷提高公訴工作規范化、精細化建設,堅持把加強出庭公訴作為龍頭來抓,以進一步加強庭前準備工作為基礎,以強化當庭指控證實犯罪為核心,以完善出庭公訴工作機制為保障,全面提高出庭公訴質量和效果。
|
研究建立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的公訴部門內部管理機制
2016年是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的攻堅之年,各級公訴部門要結合全面推進以司法責任制改革為核心的四項改革試點,配合牽頭部門研究建立權責清晰、分工合理、協作緊密、制約有力、運行高效的公訴部門內部管理機制和公訴部門檢察官辦案權力清單。主動適應訴訟制度改革新要求,加快構建以證據為核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完善新型訴偵、訴審、訴辯關系。
|
按照“五個過硬”要求,全面加強高素質公訴隊伍建設
今年,公訴廳將舉辦第六屆全國檢察機關十佳公訴人暨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并以業務競賽為主線,促進“學、練、訓、評、賽”有機融合。健全優秀公訴人儲備、培養、使用和管理機制,培養公訴業務領軍人物和專門型公訴人。堅持把加強出庭能力建設作為龍頭來抓,著力提升公訴實戰技能和履職能力。此外,積極探索公訴工作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探索推進運用遠程視頻提訊、出庭公訴、指揮出庭等信息化支持公訴業務模式。
|
2016年重點:公訴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和探索公訴制度改革
第一個重點是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公訴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重大的職務犯罪案件陸續地進入公訴環節,全國檢察機關公訴部門一定要做好重大職務犯罪案件的審查起訴和出庭支持公訴的工作。第二個重點是要認真地研究和探索公訴制度改革的問題。我們要區分認罪和不認罪的刑事案件,探索不同的審查方式和出庭的模式。要認真探索認罪認罰從寬處理制度,對被告人認罪的,依法從寬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