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捉妖記》海報及其院線排片截圖 資料圖片
事件回放
電影《捉妖記》以24.3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擊敗《速度與激情》等外國大片,成為2015年度電影票房冠軍。但微博網友對《捉妖記》的票房數據提出了質疑,稱其涉嫌票房造假。網友“影壇看客”附上截圖說明已經上映一個半月的《捉妖記》居然被某些院線排了大量的午夜場,而且上座率居然都達到100%,更有甚者,這部120分鐘的電影,竟然在同一影廳每隔15分鐘就有新排場。
事件影響
《捉妖記》官方微博回應稱,午夜場是電影公司用片方付款的方式進行包場,目的是進行公益放映,不到半小時就輪排是因為總部與各地影院溝通時出現了問題。2015年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yè)促進法(草案)》。草案規(guī)定,要求電影院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tǒng),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如實統(tǒng)計銷售收入;未如實統(tǒng)計銷售收入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由原發(fā)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各方觀點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副主任李東:絕大多數院線影院在現有的票務管理系統(tǒng)約束下,票房數據都是真實透明的,少數票房造假行為有一定的隱蔽性,個別影院、影片存在虛報票房的現象。發(fā)行方為了完成片方交給的票房任務而向票房注水,還有就是為了造成影片上映的首輪轟動效應而往票房里面注水。
——2015年10月22日央視新聞
媒體評論人何勇海:售票情況、票房成績是影響觀眾選擇電影的重要因素。一旦有“幽靈場”與虛假票房的惡意干擾,觀眾就會受誤導。近年來,一些口碑很爛的電影,票房成績卻往往不俗,有人責怪現在的電影觀眾“無腦無智商”,只知道“捧臭腳”,可又有多少人譴責“幽靈場”對觀眾的誤導與欺騙呢?
——2015年10月27日《北京晚報》
中央財經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端:票房井噴式爆發(fā)的市場規(guī)模背后,是電影制作水準的良莠不齊、觀影人群的文藝欣賞素養(yǎng)遠遠滯后于市場規(guī)模的增長,藝術性、觀賞性、導向性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需要在法治框架下進一步規(guī)范。
——2015年11月27日《法制日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