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相赫朋友圈截圖

孫家洲教授公開信截圖
事件回放
2015年9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家洲發布一封公開信,信中申明要斷絕與新招碩士生郝相赫的師生關系。事件源于之前郝相赫同學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轉發一則點評北京大學歷史系學者的文章,并加以點評曰:“人大最大的失誤就是不該從這個垃圾系引入大量的唐宋領域老師……如果不是跟北大歷史系這個垃圾系合作而是跟南開或者北師大合作的話好太多。”并將北京大學閻步克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韓樹峰老師與澳門學者李憑先生比較,說前兩者“平庸”。
孫家洲教授認為:郝相赫同學自報到之時起,便在微信上頻頻發表攻擊他人之言論,自己曾發信給他,希望他“處事平和”,當他發現郝同學竟然無端嘲諷閻、韓二位先生,感到忍無可忍,感到“震怒”,基于“師生之交首重道義”“學界自有學界的規矩與尊嚴”,非斷絕與郝同學的師生關系不可。
公開信發布后,郝相赫表示,對于其師斷絕師生關系的做法深感震驚,認為:“自己并未公開批評北大、人大兩位老師,而是以字母代替,對后者的學術地位和名譽無法撼動,而孫家洲老師在朋友圈發斷絕師生關系公開信,導致其名譽受到很大傷害,還會毀掉自己讀博的前程。”隨后,郝相赫對孫家洲和韓樹峰教授表示歉意,提到“剛入師門,就給導師孫家洲老師帶來這么大的麻煩”,感到“自責和深深的歉意”,承認對閻步克教授的私人評論“是錯誤的,應予收回”,并懇請能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使他“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
事件影響
這一事件被報道后,引發網絡輿論狂潮。一些人認為,郝相赫作為學生,對學界大牛口出狂言,被逐出師門是咎由自取。另一些人認為,孫家洲作為老師,為了學生朋友圈的幾句話就翻臉,沒有容人之量。從學術討論角度出發,有觀點認為,在歷史學學術圈內,恃才傲物挑戰權威的青年才俊并不罕見,但人家那是真正的學術批評,學術交鋒,言之有據,證明邏輯條理清晰,分析范式合理有度,與妄人胡噴根本不同。郝相赫言論中體現出的對歷史的認識,是一個根本沒有經歷過本科歷史學基礎訓練的外行人的水平。還有人抨擊,當前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存在的根本問題是“實際上甄別的是外語能力+背書能力而甄別不了歷史學研究生必須具備的歷史學基本素質,更遑論甄別學術功底和研究創新的能力了”。
各方觀點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孫教授宣布斷絕與弟子的關系,可能是出于“震怒”,他有權利決定不再擔任某名學生的導師。但要真正完成“斷絕”手續,還需得到學校的同意,學校要從教育和學術角度評估孫教授的“斷絕”理由是否合理,而不能只聽孫教授單方面的說法。
——2015年9月22日《南方都市報》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大學及其教授,應當注重培育提高學生素質的環境。我們可以信心滿滿地說,一旦有了這樣的環境,“教養有道,人才自出”的局面就會形成。大學教授對于一些出格言論,有更多一點寬容,才有希望破除當下一個大學的困境:為什么我們多年來就培養不出學術大師呢?
——2015年9月25日《檢察日報》
廊坊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尹振球:我想對你說,郝相赫同學——我們要在一個清晰的權利與義務對等的關系中活出一位現代公民的身份;我們既要明白自己的權利,更要盡上自己當盡的義務;尤其在今天這樣一個人文建設還在艱難進行中的社會,作為知識分子,更要盡上自己的本分;大學就是大學,我們要讓大學精神真正表現出來。
——2015年9月29日《時代周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