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計劃
人物速寫
令計劃,山西平陸人,曾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
2014年12月22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的令計劃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12月31日,中共中央決定免去令計劃的中央統戰部部長職務。
此前,2014年6月19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令計劃二哥、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接受組織調查。8月23日,傳言曾向令計劃之子贈送豪車的山西省委原常委、太原市委原書記陳川平,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據說,曾身為國家領導人的令計劃在處理家人關系上頗為謹慎,曾經授意在山西從政的兄長令政策盡可能少露面,官職不必過高。對于經商的令完成,他更不希望外界知道弟弟的真實身份。
2015年1月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說,令計劃已被立案審查。2月28日,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決議,免去令計劃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并通過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令計劃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審查報告稱,令計劃利用職務便利為多人謀取利益,本人或通過家人收受巨額賄賂;違紀違法獲取黨和國家大量核心機密;嚴重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本人及其妻收受他人錢物,為其妻經營活動謀取利益;與多名女性通奸,進行權色交易;對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力斂財牟利負有重要責任。調查中還發現令計劃其他涉嫌犯罪線索。令計劃的行為完全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極大損害黨的形象,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有關規定,決定給予令計劃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將令計劃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同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消息,稱經審查決定,已依法對令計劃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并予以逮捕。
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令計劃嚴重違紀問題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
事件影響
令計劃為人并不高調。在中央辦公廳任職期間,令計劃不愿意自己的名字見諸媒體,即使接受記者采訪,他也經常在回答完問題后提醒一句“不要宣傳我”。但根據媒體報道,不事張揚的令計劃卻暗中打造了一個隱蔽的權力世界,包括山西的政商圈子、妻子和親人的“朋友圈”等。
令計劃的落馬,所指向的不僅僅是山頭主義,更是指向家族腐敗。其意義在于借此重塑政治精英的家庭倫理,讓其管好自己的家族,防止家族成員借國之重權斂財、弄權,這也是廓清政治污垢、涵養政治生態的重要一環。
各方觀點
媒體評論員關慶寧:查處令計劃具有指標性意義。周永康雖曾位高權重,徐才厚亦一度手握重兵,但二人被調查時均已退休,只是普通黨員而已。令計劃卻是現職“黨和國家領導人”。此前被查處的蘇榮雖然也有全國政協副主席頭銜,但屬于退居二線的榮譽職務。兼任中央統戰部部長的令計劃,則是全國政協二十四位副主席中最有實權的一位。
——2015年1月4日《南華早報》
媒體評論員蘇真:令計劃落馬,有關他的底細也一一被揭露出來,而緊跟著他的親人也相繼落網,真的是驗了那一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其實回頭看看那些落馬的貪官,大多數人的腐敗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人倒了,很多人也跟著倒霉,這種連帶性腐敗恐怕放眼世界,也是中國獨有的風景。而為何在中國官場會出現這樣的群體腐敗呢?那就是人們普遍擁有崇官心態,大家依舊崇拜權力,畏懼官員,假設有一天,民不再畏官,官怕民監督,這樣子的中國,才能算見到一點點文明的進步。
——2015年8月13日中國江蘇網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