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遲退休政策覆蓋人群范圍備受關注。新浪網發
事件回放
2015年以來,延遲退休不斷被提上議程。
2015年3月10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中國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延遲退休方案2020年前肯定出臺。
10月14日,尹蔚民在介紹“十二五”以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就時,提到了延遲退休改革方案。為了佐證延遲退休改革的必要性,他引用統計數據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現在人口的預期壽命已達70多歲,平均退休年齡還不到55歲,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國家將通過小步慢走,每年推遲幾個月,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
此后,官方多次就延遲退休政策發聲,一些智庫也公開提出建議。
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延遲退休話題再度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面對延遲退休引發的熱議,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11月20日在回應時指出,人社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制定延遲退休年齡方案過程中,會充分考慮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看法,綜合平衡。總體來看,延遲退休的大方向已定。
12月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建議,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在此之前完成并軌改革,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
其他機構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課題組建議2020年開始每年延長一定月數,女快男慢,2040年男女統一為65歲;浙江大學課題組建議2016年全面實施,每6年延長1歲,2050年男女統一為65歲。
事件影響
自從延遲退休政策進入公眾視野,整個輿論場都“沸騰”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消息登場。圍繞延遲退休這一話題的爭論從未停止。
延遲退休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持贊成觀點的專家學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可有效改善城鎮勞動力的供給狀況,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
退休制度是一項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公共政策。為順利推行延遲退休改革,應及時出臺相關配套舉措,通過加大投入,有效提高職工養老金領取水平。有關部門為改革配套的“組合拳”打得有誠意,讓群眾實實在在有了獲得感,那么,延遲退休改革的推行也將更為順利。
各方觀點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章錚:在中國人口趨于老齡化的情況下,延遲退休是合情合理的。但同時也應關注到,受到延遲退休影響的一大批藍領勞動者對失業與低收入就業的擔憂。因為即使還沒有實行延遲退休,這部分勞動者已經遇到了找不到工作或即使有工作收入也大幅下降的問題。他們擔心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會使失業或低收入就業的時期進一步延長,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出現下降。
——2015年12月10日《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延遲退休年齡走的肯定是彈性的路子,分步驟穩步推進,不可能一下子延遲很多年。同時,允許勞動者作出自由選擇,是否選擇延遲退休自己說了算。與此同時,其領取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樣的。從女干部起步,女干部肯定沒意見,身體也能承受得起,社會上也不反對,應該說這是最好的選擇,更能夠取得共識,遭到的阻力也最小。
——2015年12月3日《新京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