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十一”黃金周,一盤來自山東青島的大蝦在輿論的熱鍋上著實爆炒了一番。西陸網發
事件回放
2015年的“十一”黃金周,一盤來自山東青島的大蝦在輿論的熱鍋上著實爆炒了一番。
10月5日,有網友爆料,在青島市樂陵路92號“善德活海鮮燒烤家常菜”吃飯時遇到宰客事件,該網友在微博上稱“點菜時就問清楚蝦是不是38元一份,老板說是,結賬時居然告訴我們38元一只”。
另一位有相同遭遇的朱先生向《北京青年報》記者提供的手寫賬單中可見,“蒜蓉大蝦”的價格共計1520元,加上其他菜的消費,共計2175元。
網友向《北京青年報》記者提供了一份“善德活海鮮燒烤”的價目單,該價目單顯示,“海捕大蝦38元”,旁邊沒有標明計價方式是按“一個”還是“一份”,但在價目單的最下方,有“以上海鮮單個計價”的說明。
受到敲詐最直接的求助莫過于打110。被敲詐者原本以為喊來了民警可以討個公道,沒想到民警來了也管不了,建議他們找物價部門。而偏偏物價部門放假,讓他們還是找警察解決。究竟誰來管?最終只能屈辱妥協掏錢脫身。
微博的傳播讓“天價蝦”事件迅速發酵。青島市委書記作出批示后,該市市長立即召集有關部門研究采取措施,除對這家燒烤店作出罰款9萬元、責令停業整頓并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外,還對青島市市北區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停職檢查,對該區物價、旅游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10月7日,青島市旅游局、工商局、物價局、公安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治理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通告》,要求全市旅游經營者嚴格貫徹實施行業法律法規,并在全市范圍內聯合開展拉網式市場秩序大檢查、大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對旅游市場中存在的無照經營、不正當競爭、旅游業不公平格式合同條款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于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實行首問負責制,快速有效處置游客投訴。
事件影響
即使事發后青島市有關部門已經拿出補救措施——對“宰客”飯店處以高達9萬元的罰單,但網絡上各種冷嘲熱諷、吐槽戲謔愈演愈熱,其背后是許多人對長期以來國內旅游市場管理不規范的積怨。
“被宰”是長假期間游客的一個槽點,其背后反映的依然是中國旅游市場管理水平和服務意識的提高速度難以跟上游客的增長速度。旅游旺季各大景區能否做到“不宰客”“不漲價”“不擁堵”,需要的是旅游、物價、交通、公安等部門的協調,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以及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行為的多措并舉,而非簡單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一禁了之”。
只有這樣,“天價蝦”事件才能成為對中國旅游市場的一個深刻警示,在嚴查嚴懲、通報督導、全面管控下,讓國內旅游收獲全民“點贊”。
各方觀點
新聞評論員程赤兵:宰客,是旅游過程中最讓人痛恨的行為,對整個旅游行業的傷害也最直接。杜絕宰客行為,恐怕還得有一道“防宰保險”。這個保險,恐怕還得由政府牽頭,讓公安、工商、物價、旅游以及消協等機構一起給游客們上。在管理方面,要杜絕互相推諉、抹稀泥、不作為的現象,要明確宰客的概念和標準,劃出紅線來。觸犯紅線,就要嚴格處理。尤其是在黃金周這樣的旅游高峰期,堅決不能“下班”,反而要在接到投訴后迅速作出反應。
——2015年10月7日《法制晚報》
《新京報》社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無論是“宰客式”商業模式,還是基層治理中“踢皮球”現象,顯然已經不可能繼續下去了。社交網絡無孔不入,智能手機提供了便捷的證據獲取方式以及發布渠道,消費者維權的方式已被“互聯網+”所改變。一盤大蝦何以“重創”青島,不僅僅因為這樣宰客令人震驚,更是因為維權方式的“互聯網+”進化。因而,商家以及監管部門都要明白,過去常常說的“人在做,天在看”僅僅是一種道德自律,而現在的“人在做,手機在看”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監督。
——2015年10月8日《新京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