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元 汕頭特區晚報發
入選貪官: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原館長蕭元
事件回放
蕭元,湖南寧遠人,1957年11月出生。1987年從武漢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湖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論室副主任、《芙蓉》雜志主編、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等職。2015年7月21日上午9時,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原館長蕭元在廣州市中級法院受審。
檢方指控,2002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間,蕭元利用其擔任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的職務便利,利用其事先配備的圖書館藏畫庫的全套鑰匙開門進入畫庫,以自己事先臨摹好的贗品,以“貍貓換太子”方式,將館藏的張大千、齊白石等書畫家的143幅書畫竊為己有。
從2004年至2011年間,蕭元陸續將其中125幅書畫真跡作品委托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浙江一通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拍賣成交價總計3470.87萬元。余下18幅尚未賣出的書畫作品被警方扣押,經鑒定估價約為7681.7萬元。
125幅真品中,不少出自齊白石、鄭板橋、張大千、八大山人等大師之手,經廣東省文物協會鑒定,僅朱耷的《湖石雙鳥圖》就價值3000多萬元。
2004年至2012年,在經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的125幅中國字畫中,蕭元稱有10幅左右是自己收藏,還有小部分是自己臨摹的,但也被拍賣公司作為真品拍賣了。蕭元當庭認罪悔罪,但也同時提出,調包現象在他任職之前和之后都沒有停止過,他自己臨摹調包的畫作,在警方此次提供的證物中已是又被調包過的。
警示意義
這起案件曝出的信息,實在太大,可謂“細思恐極”。按照蕭元的說法,在他本人任職之前和之后,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書畫藏品的調包現象長期存在,總的調包數量無從估計,但起碼應該遠超蕭元本人調包的100多幅。蕭元將因為自己的貪念和調包行為付出代價。但此事不應就此畫上句號。廣東省公安部門、紀檢監察機關應就蕭元庭審中反映的情況,邀請與廣州美院不存在利益聯系的權威鑒定機構、藝術品拍賣機構,介入此事開展調查,核實廣州美院書畫藏品的真偽。如果存在蕭元涉案之外的其他贗品,應通過科學手段鑒定偽造時間,繼續追查可能的作案人員。
各方觀點
新聞評論員鄭渝川:國家有關部門應重視此案反映出的信息。如果國內其他的相關高校、公共博物館、美術館的管理制度不夠嚴格,或在執行環節存在重大疏漏,也完全可能存在書畫藏品及其他文物被調包的情況。要查清這方面的問題,不能僅由主管部門敦促各具體的院所、場館單位開展自查,而應啟動全面徹底的核查,逐一摸排,查明問題及潛在隱患,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和管理。核查過程要吸收國際國內知名的鑒定機構、拍賣機構人員參加,以避免主管部門個別官員庇護當事人掩蓋事實真相。
——2015年7月22日紅網
新聞評論員于文軍:一個美術學院圖書館的藏畫庫就能給國家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失,其他地方其他文化單位的包括藏畫庫在內的藏庫又是一種怎樣的狀況?除了字畫被調包,瓷器、古籍等館藏真品是否也有類似遭遇?顯然,很有必要吸取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藏畫庫保管制度“低級錯誤”的教訓,對國內各單位的館藏真品進行一次徹查、鑒定甄別、登記造冊等等。貪欲是蕭元監守自盜的內在原因,但如果館藏制度無懈可擊,蕭元就不可能那么輕易得逞,所以我們也須對目前的館藏制度進行必要的糾錯工作。
——2015年7月23日《羊城晚報》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