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順義(中)為戰士們講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跡(攝于1978年)。新華社發
事件回放
“狼牙山五壯士”是逃兵、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雷鋒幫人太多過勞死、黃繼光摔倒順便堵了槍眼、董存瑞的死因是被炸藥包的兩面膠黏住了……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上詆毀英雄形象、質疑英雄事跡的情況時有發生。
革命先烈的后人憤然拿起法律武器,捍衛先輩的名譽。2015年6月24日,邱少云烈士的親屬正式向北京市大興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制造謠言的孫杰和加多寶公司承擔民事責任。11月30日,“狼牙山五壯士”后人訴《炎黃春秋》前執行主編洪振快侵犯其父輩名譽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召開庭前會議,法院將根據雙方的質證準備情況確定開庭日期。
從6月初開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解放軍報》《環球時報》等主流媒體的記者追訪英雄事跡,搜集翔實的史料,用事實為英雄正名,有力地批駁了網絡謠言。新華社推出“為英雄正名”系列報道,充分運用全媒體手段,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式綜合展示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和英勇事跡,借助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等平臺,與優酷網等視頻網站合作,擴大報道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7月8日至14日,選取大眾最熟知、最愿意進一步了解的英雄人物,在中國之聲微信平臺推出了系列報道“捍衛英雄”。《解放軍報》選取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等英雄人物,派記者踏訪河北、遼寧、山西、四川等10多個省市,以英雄的戰友、同事、親人、目擊者等口述的方式還原歷史。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就媒體網友發聲共同“捍衛英雄”作出報道。《光明日報》推出《為英雄正名是捍衛歷史的良心》《英雄應當得到時代的敬畏》。《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發表《打贏英雄保衛戰》等評論文章,正面批駁網絡謠言。
7月6日至20日,來自軍地52位網絡名人、新媒體賬號負責人和媒體記者走進邱少云、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生前所在部隊的軍營,舉辦了“我們和英雄在一起”網絡名人走進軍營活動。新浪微博推出熱門話題“我們和英雄在一起”。7月24日,我國首本傳播雷鋒精神的雜志《雷鋒》在京創刊發行,這是我國第一本公開發行的弘揚雷鋒精神、傳播雷鋒文化的雜志。
事件影響
兩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戰、四年解放戰爭、三年抗美援朝……這些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涌現出的民族英雄,一時間竟被肆意調侃、抹黑、詆毀與質疑。有人打著尋找歷史“真相”的幌子,對英雄進行所謂的“細節”質疑,無中生有設置話題,以此來顛覆英雄、消解崇高、解構歷史;有些人則為博取眼球,盲目跟風、扎堆起哄。“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這種謠言別有用心。主流媒體掀起的這場捍衛英雄精神的報道高潮,記者實地調查采訪,用事實說話,運用各種傳播方式,有力地反駁了網絡上的謠言,為英雄正名。捍衛英雄精神,就是捍衛我們的民族正氣和信仰,就是正歷史本、正民族魂、正國家骨。
各方觀點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社長趙力:我們這一代人是讀著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長大的,我們有責任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英雄。對于出版人而言,要以書本的形式,與讀者們共同重憶英雄事跡,捍衛英雄精神。
——2015年7月28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雷鋒》雜志總編輯陶克:比如黃繼光,美國人那么厲害的武器,他能不能堵住槍眼?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會知道,英雄是在一瞬間產生的。在生死關頭,人們的意志會達到忘我的程度。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要尊重這些為我們民族作出貢獻的人,我們需要這種情感,不然我們就沒有歷史了。
——2015年7月28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新華社記者陳曦:我們不妨問一問:那些毫無依據、缺乏考證的人,坐在沙發上,喝著咖啡,敲著鍵盤“扒真相”,就能扒出零下40攝氏度、子彈不斷從耳邊掠過的環境中的真相嗎?你們創造的是“真相”,還是段子?傳遞給人們的是歷史,還是迷惘?
——2015年6月24日新華網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