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事件回放
2015年12月18日,位于北京的滴滴總部被眾多出租車司機圍堵抗議。12月7日上午,山東青島一些出租車在福北路圍攻專車車主,造成交通堵塞。5月21日,天津市數百輛出租車為對抗互聯網專車,集體停駛。而在數天前,杭州市出現出租車大面積罷運。
在中國各省市乃至全球,由互聯網打車軟件引發的出租車市場矛盾正在激化。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利益受到侵犯、顛覆是所有矛盾的直接原因。
互聯網專車,即由滴滴快的這類打車軟件公司與汽車租賃公司、勞務輸出公司、司機簽訂“四方協議”后上路的汽車。打車軟件向汽車租賃公司購買或租賃運營車輛,汽車租賃公司向勞務輸出公司尋求有資質和業務能力的司機,勞務輸出公司與司機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的業務模式規避了現行的客運管理規制,實現了曲線“合法”。
互聯網專車繞過了出租車行業傳統的數量、價格和資質管制,擴張迅速。而且,為拓展各自軟件服務平臺,互聯網企業均采取巨額虧損補貼專車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的私家車加入。隨著競爭的白熱化,一些打車軟件公司甚至拋開“四方協議”,直接與私家車司機展開合作。
事實上,矛盾不僅僅這些。2015年12月初,一篇題為《滴滴被起訴 公司和司機均面臨窘境》的報道再次引起人們對專車問題的關注。報道稱,滴滴快車司機楊先生在大興經營快車生意時,被大興城管執法局認定為非法經營,罰款3000元。為此,楊先生將滴滴打車軟件的運營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桔公司)告上了法庭。據介紹,今年6月,楊先生經小桔公司審核通過,成功注冊成為一名滴滴快車司機,小桔公司承諾楊先生作為快車司機,屬于合法經營,并指定由汽車租賃公司對楊先生的經營行為進行管理。楊先生認為,小桔公司既然同意其加盟經營客運服務,并收取管理費,就應當保證其經營行為屬于合法經營行為。然而滴滴快車未能取得合法的行政經營許可,導致楊先生遭受行政處罰,由此造成的損失應當由小桔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同時,北京京北路通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作為小桔公司委派的管理公司,也應當就楊先生所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類似滴滴快的的用車服務形式,也曾引發政府部門、傳統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司機、私家車主、快車服務者等利益主體的大面積爭論。
事件影響
一面是傳統的“招手叫車”,一面是新興的“網絡約車”。在過去的兩年間,挾移動互聯技術的“勁風”,“專車”“快車”“順風車”等多種網絡約車豐富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面對新情況,如何規范市場秩序?如何讓傳統行業和新興業態融合發展?2015年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征集意見。
目前,征集意見已經結束,各方關注點包括:專車平臺是否需要經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審批、專車司機是否要跟平臺簽訂勞動合同以及專車是否安裝計價器等問題。
有意見認為,目前,“私家車”利用互聯網從事所謂的“專車”服務就是非法運營,應當嚴厲打擊,“專車”平臺非法經營、不承擔責任和風險、擾亂市場,應當立即關閉平臺,取締專車。山東濟南一位市民就表示:“有安全隱患啊,專車不如出租車有安全感。”
但也有意見認為,私家車從事專車運營有利于提高資源使用率,有利于促進就業,應允許私家車不改變車輛性質從事經營。“方便快捷,出租車有些方面就做不到。”有市民稱。目前,交通部正根據意見進行方案修改,修改后還會繼續向國務院報批,如果順利通過批復,預計2016年初就能實施。
各方觀點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專車新規不要急急忙忙出臺,使很多專車一下變成法律地位不明,把一批人轟到非法當中去。出臺規定要簡化一點,應該要鼓勵創新,鼓勵探索,鼓勵針對各個城市的不同情況,探索最合適的模式。
——2015年10月16日鳳凰網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院長張國華:今后政策監管的方向一定是服務,不是車輛,更不是司機。在認識到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多樣化,而傳統供給存在不足的情況,交通部實質上肯定了移動互聯的創新,期待以此來發展出行新形式,同時推動出租車行業改革。
——2015年5月25日財經網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