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義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吳平)“將金融監管的協調機制法治化、實體化,要把保護金融消費者、投資者利益作為金融法治的首要目標,使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受金融系統中不公平、欺詐行為損害。”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郭文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如何建立金融法治秩序介紹了自己的提案。
郭文圣說,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于信用風險管理缺位,導致違約事件不斷發生,因惡意詐騙、經營不善等問題而倒閉、跑路的P2P平臺時有出現;在線理財夸大預期收益率,而實際收益率節節降低等問題日益突出,所以,加快互聯網金融立法已迫在眉睫。
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P2P平臺共有3858家,其中問題平臺為1263家,跑路平臺占問題平臺比例達到52.83%。
郭文圣肯定了司法機關在查辦e租寶案、馬樂案中的積極作用。他說:“司法是保護金融市場主體利益的最后一道關口,金融市場要健康穩定發展,必須有效發揮司法機關作用。”
郭文圣建議,加快互聯網金融立法速度,逐步完善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應在電子交易合法性、安全性方面加快立法,出臺數字簽名以及電子憑證有效性的條件和標準。針對網絡金融犯罪,尤其是金融中介服務中涉及欺詐的,可考慮由央行、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組成金融犯罪投訴中心,接受消費者多渠道投訴,掌握市場真實信用風險狀況。此外,還可考慮設立專門網站和宣傳窗口,實時更新詐騙案件,開展金融中介消費權益警示教育,促進公眾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