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檢察院積極建議省委平安辦將不起訴考察幫教、法律援助、合適成年人參與訴訟落實情況三個考核項目,納入平安浙江建設考核,助推了未檢社會支持體系的快速發展。上海市檢察院與市社區青少年事務辦公室會簽《涉罪未成年人幫教與維權工作合作備忘錄》,將觀護幫教、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社會調查、合適成年人到場等均納入青少年事務社工的職能范圍,并由檢察機關劃撥專門經費提供資金支持。
重慶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莎姐”品牌效應,組建起包括律師、心理咨詢師、教師、代表委員等在內的1000多名“莎姐”志愿者服務隊伍。浙江省檢察機關積極探索由檢察官主導,青少年事務社工、志愿者、愛心人士等參與的多元化觀護幫教模式,嘗試剝離幫教職責,回歸司法辦案主責主業。山東省齊河縣檢察院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關于構建“愛心父母團”參與涉案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意見》,選任30名志愿者成立愛心父母團,已幫教1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
四川省成都市檢察機關與專業社工組織合作,社工組織能夠提供社會調查、幫教考察、合適成年人到場、未成年被害人綜合救助、心理干預、犯罪預防和親職教育等各個方面的支持。截至2018年 9月,江蘇各地檢察機關通過自行合作、政府采購的方式引入53家社工組織、451名社工開展社會調查、心理咨詢、合適成年人到場等工作。
北京、云南等省級檢察院爭取財政、民政部門支持,將落實特殊程序、購買社會服務、培育社會力量等工作納入辦案經費,確保經費保障的長效性和安全性。上海市檢察院與市預青專項組會簽《關于建立上海市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服務體系的合作協議》,在市、區兩級全部建立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服務指導中心,受理檢察機關涉案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需求,并根據實際需要轉介至預青專項組27家成員單位或專業社會組織提供服務.
最高檢、團中央《關于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的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為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次試點工作即是框架協議的內容和成果之一。京津冀三地檢察機關共同簽署了《京津冀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協同發展協議書》,明確在社會調查、附條件不起訴監督考察等方面加強協作配合,共同推動京津冀社會支持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