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環境公益訴訟中環境修復執行機制
制定《關于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辦案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并以貫徹落實規定為契機,研究建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人才庫。加強了與鑒定機構的溝通聯系,爭取建立協作配合機制等。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方面,部分地方由財政部門、環境保護部門、法院、檢察機關共同設立生態環境損害專項賠償資金。
進一步加大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辦案力度
下發《公益訴訟辦案指南》,細化了辦案程序,對各類案件的調查、審查重點提出指導性意見。 編寫《檢察公益訴訟辦案實務》叢書,對辦案指南作進一步解讀。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制定《人民檢察院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規定》,對檢察公益訴訟辦案的案件管轄、立案標準、訴前程序、起訴標準等內容作出規定。 進一步加大公益訴訟宣傳引導力度,繼續結合辦案實際,開展多樣化的宣傳活動,提升人民群眾認同度。
做好公益性訴訟發展
在用足用全法律框架內監督職責的同時,通過支持相關社會組織提起訴訟,推動“公益”內涵的延伸,適時推動修法,擴大法律保護公益的范圍,滿足人民群眾對公益保護的需求。
在開展的“加大食藥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專項活動中,也鼓勵全國各級檢察機關積極探索懲罰性賠償的適用。
加強公益訴訟檢察隊伍建設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的方案》,為推進公益訴訟機構建設、專業化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組織研發的公益訴訟案件管理系統已經測試完畢,即將進入試運行階段,案件辦理的信息化和科技保障將進一步提高。下一步,將推動各地檢察機關成立公益訴訟人才庫。
強化檢察環保公益訴訟責任
2018年3月12日,下發《檢察機關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辦案指南(試行)》《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辦案指南(試行)》。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的方案》。
7月29日,成立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專家委員會,聘請103名專家學者作為“外腦”顧問。
進一步完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8年3月12日,最高檢下發《檢察機關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辦案指南(試行)》《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辦案指南(試行)》,就公益訴訟工作相關具體程序以及適用等問題進行了細化。
正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擬制定《人民檢察院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規定》。
強化檢察機關在財產刑執行過程中的監督職能
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召開聯席會、座談會、研討會、案例剖析會等形式,加強情況通報、信息共享,積極推動財產刑執行案件信息、執行情況的共享工作機制。
繼續推動相關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出臺,并在部署開展的深化推進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活動中,將人民法院的執行立案、變更執行、中止執行、終結執行、涉案款物處置以及上繳國庫等財產刑執行活動作為重點。
授權檢察機關開展對行政執法和行政強制措施法律監督試點
進行了專題調研,總結梳理各地探索實踐情況,收集了2013年以來各地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和部分典型監督案例。從實踐看,各地這些年的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經驗。
加大研究論證,積極推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完善,爭取檢察機關對行政違法行為進行法律監督的職權進一步明確。
在懲治虛假訴訟工作中轉變工作立足點和著力點
進一步完善虛假訴訟檢察監督的頂層設計。2018年6月13日,審議通過了“兩高”《關于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全國人大法工委和最高法意見后即將會簽頒布施行。
進一步健全檢察機關內部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化體制機制優勢,在落實現有的內部銜接配合機制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虛假訴訟檢察監督資源和力量。
全面建立處理兒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詢問
近年來,各級檢察機關不斷探索兒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詢問工作機制,通過建設辦公場所、出臺辦案機制、開展綜合救助等方式,積極維護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目前,全國檢察機關已經建立“一站式”詢問辦案區323個。
注重建立專門的辦案機制。為規范辦案程序,提高案件質量,實現專業化辦案,積極構建專門的辦案機制。
加大涉產權刑事申訴案件糾錯力度
2018年4月,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講話中強調,檢察機關要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加強刑事訴訟監督、持之以恒糾防冤假錯案。
截至2018年7月31日,各省級檢察院新掛牌督辦59件。正抓緊研究,力爭再掛牌督辦一批案件,并選取一批典型案件組織開展公開審查,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專家學者等參與旁聽。
盡快完善產權保護法律條款
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報送了《關于建議修改刑法有關條文加強非公有制經濟平等保護的報告》,建議將修改刑法對非公有制經濟不平等保護的條款列入立法規劃項目,作為《刑法修正案(十一)》,抓緊開展工作,盡快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加強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工作聯系,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