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琴、趙文龍、郭成宇代表點贊檢察機關“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
小信件背后蘊含司法為民大文章
董文琴
趙文龍
郭成宇
“在來參加兩會之前,我與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他們提到張軍檢察長明確要求的‘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已經部署落實。這真正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檢察機關心懷百姓、司法為民的司法理念。”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副市長董文琴在接受采訪時說。
多位關注檢察工作的代表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群眾信訪問題解決得好不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檢察機關在解決群眾信訪難方面的力度和舉措力度空前,值得點贊。
“小信件,大情懷”
2018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最高檢集中處理來信室調研時提出,對群眾來信要做到“件件有回復”。
2019年1月17日,張軍檢察長在全國檢察長會議上對“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工作再次提出明確要求:“對收到的申訴,各地都要在一周內回復,再按部就班辦理,及時回復。”他還要求建立完善來信回復、辦理和答復工作新機制,在三個月內完成實體性回復。
“當老百姓收到檢察機關的信件回復時,不僅是感動,同時也會增加對檢察機關的信任感。因為‘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并不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然而檢察機關克服了各種困難堅持做到這一點,充分彰顯了檢察機關以人為本的為民理念。”董文琴代表告訴記者。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文龍對此也深有感觸:“只有常懷對群眾的敬畏之心、摯愛之心,全力處理好群眾訴求,做好新形勢下群眾信訪工作,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小信件,大變革”
2019年1月22日,最高檢第十檢察廳下發《關于深入貫徹落實張軍檢察長“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截至目前,北京、內蒙古、黑龍江等28個省級檢察院紛紛下發通知,第一時間進行貫徹落實。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郭成宇向記者講述了剛剛在有關報道中看到的一個案例。“3月6日,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檢察院控申干警在接到申訴人李某來信當天,便向寄信人電話反饋:‘現通知您,我們已經啟動受理程序,但是還有部分材料遺漏,需要您補充完善一下’……這樣的工作效率不僅出乎當事人的意料,也讓我們很驚訝,我發自內心為檢察官們高質高效的工作點贊。”郭成宇代表說。
“‘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是新時代控告申訴檢察工作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積案矛盾化解、樹立檢察機關良好形象的重要舉措。”趙文龍代表這樣評價。
“小信件,大服務”
據了解,新組建的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將全部人員進行重新組合,組建了8個辦案組,實行新的一體化辦案機制,員額檢察官與檢察官助理等全部參與辦理、答復來信工作。為將人員進行更為合理的配置,第十檢察廳開通使用新添置的智能信件交換系統,將信件的運送、收發、搬運、剪訂、分省、貼碼等事務性工作由專門的輔助人員承擔,辦理來信工作人員直接負責從智能交換柜取信、審閱處理來信、答復等工作。
“我看到最高檢微信公眾號關于‘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文章的推送了。”平時對檢察工作比較關注的趙文龍代表說,運送群眾來信的車輛由每周運送1次改為每天1次;肩負控告申訴檢察職能的最高檢第十檢察廳以內設機構改革為契機,開展辦案組設置改革,全員出動,全力以赴辦理、答復群眾來信工作,“這些變革舉措讓我很感動”。
“這些便民的舉措真正讓老百姓對檢察機關的司法服務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安全感。檢察機關這種自我加壓和對群眾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不讓每一封來信被擱置,第一時間溝通、反饋、答復來信群眾,正契合了張軍檢察長明確作出的‘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的莊嚴承諾。”董文琴代表表示。
(正義網北京3月8日電)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