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伉儷不容污蔑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歌劇院院長,著名指揮家、鋼琴家 許忠

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開庭審理,公訴人當庭宣讀起訴書。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88年前,這座城市擊破了侵華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想分享一起由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辦理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致敬先烈,緬懷英雄榮光。
上海“宋公園十六烈士”之一陳爾晉先后參與南京保衛戰、長沙會戰等,他所率領的炮隊僅一場戰斗就擊落日寇敵機四架,其中有一架更是他親自操縱擊落。他的妻子王曼霞同樣是巾幗英雄。近年來,他們的愛情故事在短視頻平臺被廣泛傳播,感動數千萬人,更有336萬網友自發為他們點贊。
然而,為蹭熱點、博取流量,張某開設自媒體賬號先后發布兩條關于烈士陳爾晉、王曼霞的不實短視頻,篡改歷史細節,編造低俗情節,侮辱、貶損兩位革命先烈,視頻播放量分別達到1萬余次、9000余次,導致網友陷入錯誤認識,惡意跟評累計上百條,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當我了解到陳爾晉、王曼霞夫婦的英勇事跡后,我內心不僅激蕩著對這對革命伉儷的深切崇敬,更有對張某行為的憤慨痛心。值得欣慰的是,靜安區檢察院展現出了高效有力的司法擔當,迅速鎖定張某的犯罪事實,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其提起公訴,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辦案檢察官告訴我,這起案件不能“一訴了之”,而是要徹底消除案件負面影響。為此,檢察官多次走訪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上海市靜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短視頻平臺相關負責人及傳播學、法學領域專家學者等開展研討。最終,檢察官在法庭上提出三項訴訟請求,不僅責令張某公開道歉,還要求他承擔1萬元公益損害賠償金,用于制作紀念及緬懷陳爾晉、王曼霞兩位烈士的正面宣傳片,并根據網絡平臺傳播的規律及計價規則等,通過購買平臺推廣服務的方式,在張某的自媒體賬號播放展示不低于5個月,以此擴大致歉和正面宣傳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該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與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發布的“英雄烈士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革命英雄是最閃亮的時代坐標,英烈故事是最深沉的力量源泉,互聯網不能成為歷史謠言的暖房和溫床,上海市檢察機關忠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以擔當作為捍衛英烈榮光,協力營造保護和尊崇英烈的清朗網絡空間,讓人感動。
我也想借此向大家發出幾點倡議:一是進一步完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加大革命遺址修繕、紅色文化項目建設力度,助力紅色文化有序傳承。二是明確短視頻平臺、社交網站等的審核責任,完善禁言、封號規則,對戲謔、亂編、胡說歷史行為說“不”!三是打造“英烈精神傳承主陣地”,加強偉大抗戰精神的宣傳教育,引導更多年輕人走進烈士陵園,聆聽英雄故事,讓紅色基因根植血脈,讓紅色文化代代相傳!
(整理:記者潘志凡 通訊員楊舒雯)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