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擔當踐使命">
在嫩江平原,黑龍江省泰來縣江橋蒙古族鎮,江橋抗戰遺址的一磚一瓦,都鐫刻著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悲壯史詩。作為中國軍隊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第一槍的打響地,這里不僅是紅色精神的地標,更成為泰來縣檢察院錘煉黨性、深化黨建與業務融合的生動課堂。近年來,該院將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在守護英雄榮光、踐行檢察使命的實踐中走出一條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創新之路。
2024年初秋,泰來縣檢察院黨支部和齊齊哈爾市檢察院檢察偵查部黨支部在江橋抗戰紀念館聯合開展“銘記九一八·傳承抗戰魂”主題黨日活動。展柜里銹跡斑斑的鋼槍、泛黃的作戰地圖,瞬間將大家帶回到那段硝煙彌漫的歲月。在“江橋抗戰英烈墻”前,青年干警撫摸著密密麻麻的烈士姓名,感慨萬千:“這些名字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奮勇抗爭。作為新時代檢察人,我們必須用法律武器捍衛他們的尊嚴。”這場沉浸式學習,讓“守護英烈”的種子在干警心中扎下了根。
泰來縣檢察院積極開展抗戰文化遺產保護調研,在辦理相關案件時,成立黨員攻堅小組,黨員干警深入挖掘抗戰相關歷史資料,走訪抗戰老兵及其家屬,收集珍貴的口述歷史,豐富紅色文化內涵。如在開展烈士墓保護專項行動中,黨員干警主動作為,督促相關單位修繕、管護烈士墓碑。辦案檢察官李雨介紹:“在督促修繕烈士墓碑工作中,我們克服史料不全、線索零散等困難,多次實地走訪取證,就是想通過扎實工作來守護英烈榮光、弘揚抗戰精神。”最終,烈士設施得以修繕,管理得以規范。2021年至今,該院與相關行政單位共同定期巡護烈士墓碑、走訪慰問烈士家屬,通過法律手段守護英烈忠魂,有力推動抗戰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在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實踐中,泰來縣檢察院推出“紅色+”工作模式。在“紅色+普法”活動中,黨員干警積極走進校園與社區,生動鮮活地講述抗戰故事,結合實際案例開展英烈保護普法宣傳;在“紅色+辦案”中,黨員干警將紅色精神融入辦案環節,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讓司法力度與溫度更加可感可觸。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