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上不斷曝出關于優秀檢察官辭職進入律所的新聞。在追求法律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有很多種選擇,無論在怎樣的崗位,只要堅守職業良知,發出自己的聲音,對于法治、正義而言,就是有促進作用的,我想這也應該是一個有志青年應該做的。
2013年的11月,已經快到寒冬,獲知被扶風縣檢察院錄取的消息猶如一團熱火,溫暖了我本已冰冷的心,沒想到在高考填報志愿的理想在那一刻實現了,有種釋然的感覺。我整理行囊,像要出遠門一樣,充滿憧憬與希望。
路過檢察院,看到那閃閃的檢徽,我感到從來沒有過的親切與激動,在內心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檢察事業上努力奮斗,使自己變得優秀起來。
進入扶風縣檢察院后,我被分在偵查監督科,剛開始協助辦理的是一起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案情很簡單,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五人在扶風縣法門鎮四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區范圍內欲盜掘古墓,但苦苦尋找四晚上仍未探測到“寶貝”。后以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將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五人批準逮捕。考慮到扶風有周原遺址,近年來出土大量的青銅器,而確定為盜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可能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村民法律意識淡薄,對于法律不了解,于是就寫了一篇題為《發橫財挖古墓,寶貝未得人被抓》的通訊稿,投到《檢察日報》社會萬象欄目,沒想到編輯打電話說被采用了,然后就被多家網站和媒體轉發刊載,那一刻,我感到從沒有過的滿足感。
從此以后,我開始接觸以包公頭像為圖標的正義網,并結合案件的辦理,撰寫的《依賴圍墻》、《他為何不悔》、《飛越“斷橋”》、《獄友出獄成“毒友”,為籌毒資去盜車》、《長期吸毒沒收入,取保期間又盜竊》、《陜西扶風縣檢察院開通“兩微一網站”促檢察工作》等稿件被正義網刊登,得到“自家”媒體的認可,更加激勵了我寫作的熱情和斗志。
后來,我陸續又開通了法律博客和法律微博,結合工作中的感悟,將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幾篇微博被《檢察日報》采用,我深切地感受到付出一定就會有回報。
在QQ和微信上我一直以昵稱“獬豸守護者”自詡,獬豸是古代裁判的神獸,代表著公平與正義,在紛擾的塵世中,有太多的無奈和背棄,但我們還是得堅持自己的信仰,正如你在自媒體不斷地沖擊下依然快速發展,并且堅守稿件質量的底線,不徇私情,將規則執行到底一樣。
一直將“立足法治、影響社會”作為自己的使命,在法治的道路上我們蹣跚前進,我知道挫折苦難在所難免,但請相信我會一直陪著你看到法治的曙光!
(作者單位:陜西省扶風縣檢察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