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頗具黑色幽默的問題,在上周溫州服務員“開水澆頭”事件發生后,已經上升為與食品安全一樣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食評君發現,短短一年之中,餐飲服務業發生了不少的悲劇。8月24日,溫州一餐館服務員因與女顧客發生爭執,端來滾燙開水澆向食客導致其全身42%燙傷。去年9月,義烏一大二女生就餐時,因服務員在加火時使用酒精不當引起火災,導致全身85%的皮膚被燒傷。去年11月杭州一家餐館中,兩服務員添加酒精時引起轟燃,導致臉部面積二度燒傷。
數起安全事故中,消費者、服務員同樣淪為受害者。且不論事后追責與賠償,如此密集的頻次和慘重代價,給餐飲行業敲響了警鐘。毫不夸張地說,這三起事件,恰恰折射出餐飲服務水平、操作規范、安全培訓這三個環節的層層缺失,這也是中低端餐飲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在溫州“開水澆頭”事件中,服務員僅僅因為口舌之爭,便端來熱水潑向顧客,期間餐廳經理發現后并未成功阻止,這是服務與管理水平的低能。義烏“酒精毀容”事故中,在未經過任何安全培訓的前提下,服務員在應對顧客的加火需求時直接倒入液態酒精,導致顧客被燒成重傷,這是安全培訓的缺失。在杭州“燙傷事件”中,依舊是服務員在給酒精爐明火添加燃料時,出現轟燃事故導致兩名服務員臉部燒傷,這是操作規范的不嚴謹。
檢索歷次餐飲服務安全事故處理結果不難發現,無一例外不以相關部門嚴查、餐廳賠償損失和醫藥費告終。而在溫州“開頭澆頭”事件中,還有為服務員辯解和叫好之聲。慘重的代價,卻未能換來反思,讓人憂慮。
不可否認的是,餐飲服務業面臨上崗人員高流動性的問題,大量從業人員要么是新人上崗,要么一直沒有接受正規培訓,加上服務人員職業歸屬感較差,就此埋下產生消費糾紛的隱患。同時,許多餐廳對服務員的職業技能、安全培訓等也存在缺失,導致服務員面對意外情況時往往不知所措,最終釀成悲劇。
食評君認為,餐飲服務人員流動性大、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并不是忽視服務水平和安全責任的理由。餐廳在為消費者提供有償餐飲服務時,更有義務提供安全放心的用餐環境。因此,餐飲服務業有必要投入精力和成本,來提升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尤其應強化服務員心理素質、安全培訓和規范操作,為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打下“軟實力”保障。只有這樣,即便是面臨高流動性服務人員群體,也能從容應對,避免“開水澆頭”的悲劇再次出現。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