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監督別人,首先必須自身過硬。近年來,澄海區檢察院把過硬隊伍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按照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檢察隊伍,為檢察事業發展進步提供堅強保證。
班子為先——模范催生“蝴蝶效應”
“抓好隊伍建設,關鍵在班子。”澄海區檢察院始終堅持把領導班子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核心工程,通過班子的模范帶動,催生了隊伍建設可喜的“蝴蝶效應”。
“用深刻的思想啟發人,用真誠的態度關心人,用踏實的作風影響人,用坦蕩的胸懷感染人”,懸掛在該院黨組會議室的格言,是該院強化班子建設的最好寫照。堅持民主集制,建立起黨組會、檢委會、院務會等科學議事規則,完善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不斷提升班子的凝聚力、決策力和執行力;班子成員堅持“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在政治素質、領導能力、業務水平和紀律作風方面都做好表率,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引導全體干警,形成工作目標明、干勁足、心齊氣順的良好氛圍。
隊伍為本——持之以恒鍛造“鐵軍”
法律監督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工作,業務過硬是檢察隊伍的立身之本。培養干警追求卓越氣質,打造業務過硬、作風過硬的檢察隊伍,是該院持之以恒的基礎工程。
在隊伍建設中,該院探索并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項目”:建立競爭性人才選拔機制,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用人風氣,調動干警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制訂檢察人員績效量化考核辦法,建立崗位量化考核標準,并將考核結果與干警的職務晉升、工資補貼等結合起來,促進提高工作效能。創建“學習型檢察院”,建立每周學習日制度,邀請大學教授、業務專家來院授課,開展“書香檢察”讀書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推行“職業導師”制度,由業務骨干與新干警結對子,進行“傳幫帶”;開展檢察長示范庭和“科長跟庭、骨干帶庭、新手試庭”的觀摩庭活動,在實戰中提高干警執法辦案能力。另外,還舉辦道德講堂、運動會、軍事訓練和青年檢察官論壇等活動,以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領干警的思想陣地,激發為檢察事業奮斗的內在動力和凝聚力。近年來,該院有3人獲得“全省十佳檢察官”稱號,5人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專門型人才,8人被評為市級業務能手,還涌現出一批省市級“見義勇為”檢察官、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等先進典型。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該院以“監督者更要主動接受監督”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狠抓紀律作風建設,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樹立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新形象。全面推行辦案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建立紀檢監察全程介入自偵案件監督、干警執法檔案、執法回訪和檢務督察等制度,創建干部任前廉政談話和部門負責人述職述廉制度;創建崗位廉政風險排查機制,通過個人自查、同事互查、組織幫查的方式,排查出各個崗位的廉政風險點共214個,逐一制訂防范措施;深化陽光檢務,全面推行文書說理等措施,在全市檢察機關率先設立舉報干警違法違紀、網上案件查詢、法律咨詢等網絡平臺,建設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開展“檢察開放日”等活動,讓檢察權在陽光下運作,更加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隊伍連續多年沒有發生違法違紀行為。
精湛的業務,過硬的作風讓這支辦案隊伍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豁得出來、頂得上去,承辦了多宗省、市督辦或指定管轄的重大刑事案件。兩年來,該院共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1296宗1937人,起訴1561宗2475人,批捕、起訴的案件數量居全市各基層檢察院前列,并實現了批捕準確率、起訴有罪判決率和職務犯罪案件立案準確率“三個100%”。 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控申部門三次被最高檢評為全國文明接待室、駐看守所檢察室成為粵東唯一一個同時被評為全國一級駐所檢察室和全省示范駐所檢察室的部門、團支部是全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民事行政檢察科被確定為全省行政檢察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示范點、偵查監督科榮立二等功……
履職為重——執法為民踐行宗旨
為切實提高隊伍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新期待,澄海檢察院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執法為民踐宗旨”系列主題活動。
該院深入推進行政檢察促進社會管理創新專項工作,對一批群眾關心的環境污染、食品藥品安全等行政管理熱點問題開展行政檢察監督;扎實推進“兩法銜接”工作,開展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專項監督活動;開展“五進”專題預防職務犯罪活動,努力從源頭上解決本地區或相關行業、部門、領域職務犯罪易發多發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等十大系列主題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好事實事,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進一步提升檢察機關公信力。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