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廖仲賓,中國南車眉山車輛廠高級冶煉技師。二十多年來,廖仲賓從一名爐前打雜工,成長為高級冶煉技師,十幾年來他為企業節約成本近千萬元,創造了煉鋼神話,被工友們稱為“億元班長”,被外方技術人員稱為“中國廖”。他拒絕了外方月薪3000美金的聘請,毅然回到祖國,只因“我是中國工人”!
廖仲賓,男,45歲,畢業于常州鐵路機械學校鑄造專業,中國南車眉山車輛廠高級冶煉技師。1990年6月分配到南車眉山車輛廠鑄鋼車間電爐工段。廖仲賓所在班組,是負責鐵路貨車轉向架部件鋼水冶煉!坝弥R煉鋼”是中國南車眉山車輛廠高級冶煉技師廖仲賓常說的一句話。二十多年來,廖仲賓從一名爐前打雜工,多次以“最年輕”的速度成長為高級冶煉技師。他十幾年來為企業節約成本近千萬元,創造了煉鋼神話,被工友們稱為“億元班長”,被外方技術人員稱為“中國廖”。他拒絕了外方月薪3000美金的聘請,毅然回到祖國,只因“我是中國工人”。
1990年,廖仲賓從常州鐵路中專畢業成為南車眉山公司的一名煉鋼工。上班的第一天,跟著師傅來到煉鋼爐前,望著爐內沸騰的鋼水,看著師傅閑庭信步的操作,廖仲賓感覺到自己的青春也正在燃燒。但第一次的操作,卻讓他感覺到自己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當時,師傅臨時讓他往爐內加點石灰,他操起鐵鏟賣力地不停地往里加。在師傅喝斥的叫停聲中,廖仲賓滿臉羞愧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操作。師傅對他說,煉鋼不是賣力氣,加什么材質,加多少那是有科學要求的,雖然你在中專學習了很多,但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本世紀初,隨著國內鐵路裝備現代化和重載高速進程的加快,對鐵路貨車走行部件內在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而鋼水成爐性氣孔、夾雜物超標和優質鋼水率低則是國內冶煉行業共同面臨的技術難題。
2008年,南車眉山公司在巴基斯坦實現技術出口,廖仲賓跟隨去了。2009年9月,當廖仲賓在巴基斯坦完成技術指導準備回國的時候,外方的經理把他留在辦公室問道,“你在國內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
“平均每月3000元人民幣!绷沃儋e回答。
“那如果你留下來,我每個月給你3000美金,你看可以嗎?”
“那不行。”廖仲賓笑著搖搖頭。
“那你要多少工資才肯留下來呢?”
“先生,對不起,不是錢的問題。我是中國工人,是我的企業培養了我,我才能從一個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一名煉鋼技師,我只有在我的企業里,為我祖國煉鋼,我人生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你回去,每天工作時間是那么的長,而工資報酬又不是很高,你留下來,我們可以給你工程師的待遇,只讓你作技術指導,你有什么要求和條件,我們都可以答應你!卑头浇浝砣圆凰佬牡匮埖。
“什么條件都沒有,謝謝你對我們中國工人的看重,我是一名中國煉鋼工,我的一切都屬于我的祖國。”
“我是中國工人”,平凡的話語,彰顯著共產黨人廖仲賓人在國外、心系祖國、實踐對國家和民族承諾、為祖國爭光的偉岸胸襟。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幾年來,他筆耕不輟,總結出近20萬字的工作體會,提煉出近百項工藝改進措施,有20項還寫進了鐵道部工藝標準。電爐四班現在仍掌握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E級鋼冶煉技術。從2001年起,班組鋼水廢品率每年都以50%的速度遞減、5年節約價值近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