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中(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這是我們黨的歷史上首次把依法治國作為中央全會的主題,這標志著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掀開了新的篇章,是在三中全會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發展。
這次依法治國中內容很豐富,其中司法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且亮點也特別多。
把司法公正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別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特別強調將來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于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強調司法公正對于社會公正具有引領作用,這在過去沒有提過。在整個社會公正中,司法公正具有引領作用,同樣,如果司法不公、程序不公特別是冤假錯案,就有了致命的破壞作用,這是對司法重要性的最高評價,同時也是對司法的最嚴格要求。在這個大前提下,下面一系列的改革、完善,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達到司法公正來進行。總的來說,要進一步完善司法的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的運行機制。
比較重要的亮點有三點:一是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的處理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也就是說,領導干部要嚴格遵守、尊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保障審判權、檢察權的獨立性。再一點,“推動施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的改革試點”,這個問題長期有爭論,沒有解決。審判結果具體的執行,有刑事案件的執行,更主要的是民事案件的執行,要不要分離,長期有爭論。現在是法院有執行權。刑事案件有一部分也是交付執行、直接執行,死刑案件是法院直接執行的。這個問題,現在提的是“推動”,不是試點,也就是往分離方向走。
二是 “推進嚴格司法”,這和司法的使命是聯系在一起的。這是四中全會的一個新提法,什么叫“嚴格司法”,內涵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深入探討。但總體而言,對于司法的公正要嚴格地實現,不公的東西要嚴格地防止。嚴格司法也就是對司法的要求更加高、更加嚴,然后各種配套的措施要跟上。
三是 “要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這也是一個新提法。審判中心,實際上指的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有偵查、起訴、審判、執行環節,特別是涉及到憲法,沒有提哪個是中心。這里提到“以審判為中心”,是對憲法這個規定進一步地完善。涉案機關的偵察、起訴、審判、分工負責、互相披露都重要,但是沒有中心不行,最終審判解決問題,這就是司法規律的反映。
現在的公報和一些具體的內容,我相信會帶來新的境界、新的局面,使依法治國、法治國家的建設會更有力地往前走,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