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下午,廣州“嬰兒安全島”暫停試點。當晚,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院長表示,已經在考慮棄嬰島試點是否要繼續。而原計劃今年2月底啟用的深圳棄嬰島一再延遲,目前仍無啟動時間表。(3月17日《羊城晚報》)
據報道稱,廣州“棄嬰島”暫停試點的原因在于,目前接收棄嬰的能力已達極限:自今年1月28日啟動至3月16日短短一個多月,該院接收了262名棄嬰導致“嬰滿為患”,有時一張床上甚至要同時安置兩名嬰兒。客觀來講,暫停“棄嬰島”,是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作為第一個試點安全島的城市,廣東暫停試點的信號還是不禁讓人擔憂,“棄嬰島”會不會無限期地“暫停關閉”?會不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讓更多已進行試點安全島的城市暫停試點?在關閉期間,那些剛剛被遺棄的嬰兒怎么辦?一連串的問題,讓人不得不重新對“棄嬰島”的未來進行思考。
近年來,在我國棄嬰事件漸呈多發之勢。棄嬰行為背后原因復雜,但無論如何嬰兒是無辜的,對于這些弱小的生命,政府與社會有責任予以救助和呵護。設置棄嬰島,正是基于“生命至上”原則的嘗試和努力。
當然,支持設立“棄嬰島”,并不意味著認同棄嬰行為。不管從道德還是法律上,這種行為都應該被禁止。但在棄嬰現象無法杜絕的當下,設立“棄嬰島”未嘗不是我們能做的一個次優選擇。
或許對于這件事,還可以換一個角度看:既然是試點,就要寬容它可能出現的問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譬如,棄嬰大都是殘病嬰兒,加強婚前檢查、做好出生缺陷預防等,無疑是提高生育質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徑。同時,針對有身患重病或是殘疾嬰兒的家庭,需要建立有效的救助機制,等等。
建“棄嬰島”的大方向應該是對的,不能因為遇到困難便放棄,在時機成熟時,還是應該積極推進。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