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有效解決“村官”腐敗問題,山亭區從便民服務、信訪聽證、協作辦案、村務監督等制度入手,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有效遏制了“村官”腐敗現象。
便民服務制度。以實施“123農廉工程”為抓手,該區創建了區、鎮、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做到一窗受理、內部運作、上下聯動、全程服務,全區基本形成了“區為龍頭、鎮為依托、村為骨干”的綜合便民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區級便民服務中心1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10個,村級便民服務站268個,共受理便民事項2.6余萬件。
信訪聽證制度。針對群眾反映事情復雜、訴求過高、政策法規又無明確規定等問題,按照“積極穩妥、規范有序、注重實效”的原則,該區創新推行紀檢監察信訪聽證制度。該制度的推行探索出“陽光信訪”的有效途徑,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疑難復雜信訪問題,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目前,全區集體訪、越級訪、重信重訪逐漸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18.3%。
實行鎮協作辦案制度。今年,山亭區紀委將所轄的鎮劃分成南、中、北3個辦案協作區,統一調配紀檢辦案人員力量,集中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特別是查辦疑難復雜案件。該制度的推行有效解決了鎮紀委辦案人員不足和辦案難的問題,促進了線索排查的經常化、鎮紀委辦案的規范化和案件監督的常態化。目前,全區鎮紀委辦案協作區共初核6件,立案5件。
推行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該區紀委在調研中發現,部分村干部存在形象不佳、作風不實、自律不嚴及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2010年底村兩委換屆時,在268個村(居)設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緩解了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架起了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建立了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權力運行機制。目前,全區村務監督委員會參與村級重大事項監督1710余項。
山亭區推行的這四項制度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便民服務是根本,信訪聽證是基礎,協作辦案是手段,村務監督是保障。四項制度環環相扣,形成一套“組合拳”,有效地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的“村官”腐敗問題,受到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普遍好評,構筑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懲防體系。(鞏存忠)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