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在廣西欽州市東場鎮高塘村,5名12歲左右的女生在一個水潭邊玩耍時,一女生落水后,兩名同伴相繼下水營救,另兩名女生跑回村里呼救,待村民趕來時3人已不幸溺亡。(6月24日南國今報)
又是一起小學生救人溺亡事件!而就在事發兩天前,同樣是在欽州市,大寺中學12名男生相約到校外游泳,其中一名男生溺水失蹤。
更令人心痛的是,今年6月以來中學生溺亡事件呈高發狀態:6月14、15日,湖南連發4起溺水事故,奪去7個孩子的生命;云南6月16日前共發生4起學生溺亡事件;6月19日,安徽鳳陽縣小溪河鎮石門山林場小學3名四年級學生在下午上課前到學校附近的池塘邊游泳,全部溺亡。20日下午,福建平潭3名初三學生一起下海游泳,其中一人不幸被浪卷走,溺水身亡。6月21日,新疆博樂市五一水庫,3名初中生游泳時2人不幸溺亡。23日,湖北宜昌當陽市6名剛參加完中考的兩河中學初三學生,結伴來到沮漳河孫場段游玩時溺水,造成5人溺亡、1人失蹤的慘劇。
面對這么多因溺水造成的悲劇,筆者一時之間不知要說些什么才好。實際上,針對中小學生頻頻溺亡的現象,無論是教育部門、中小學校,還是媒體及相關部門都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也一再提醒孩子們切莫隨意下水游泳,可令人不解的是,教育年年講,安全警鐘年年敲,但中小學生溺亡事故依舊頻頻發生,原因究竟在哪里?筆者覺得,關鍵在于兩個方面:
其一,安全警示教育大都側重于口頭提醒和紙上談兵。可以說,為了保障孩子能安全度過一個快樂的暑假,每個學校都會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認真對學生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可問題是這些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在口頭上反復強調,對孩子而言這些所謂的危險并沒有直觀的認識和觸動,更不會留下什么深刻的記憶,一旦玩得高興了,就把老師、家長的提醒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