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鋼: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我對檢察日報社最為深刻的印象,是他們主辦的正義網。這個網站在我們所處的中國社會發展不可躲避地充滿矛盾的轉型時期,以其自身的敏感、正直、尖銳和深刻,觀察著社會的弊端,提示著人們的警醒,衛護著正義的原則,傳遞著向往明天的希望。
2013年元旦剛過,收到檢察日報社新聞研究室寄來的由該社社長李雪慧主編的《政法干警媒介素養讀本》一書,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專門為政法干警提高媒介素養編撰的教科書。閱讀之后,感慨本書編撰者們的用心之誠,矚目之遠。
今天,信息傳播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改革開放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信息傳播環境已經成為一個區域、一個行業、一個國度、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環境要素。
正因為如此,今天,信息傳播能力的建設已經被社會各行各業視為專業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政府機構來說,信息傳播的能力的建設已經被視為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檢察日報社編撰的這個讀本,不僅向政法干警講述著信息傳播對于專業工作的意義和作用,而且傳授著在政法工作領域做好信息傳播工作的專業方法。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社會公共信息傳播的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從社會環境上看,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劇,中國經濟與社會變革的進程提速,社會各個領域間的聯系日益加強。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對于環境變化信息的需求和對于不同人群之間的信息溝通的需求都變得更為迫切。
從公眾環境上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文化的進步,接受公共信息傳播的社會公眾的年齡跨度日益加大,社會構成日益復雜,思想狀況日益活躍,價值標準日益多元化。快速獲取最新信息、精確接近深度信息、主動選擇實用信息已經成為公眾對公共信息索取的普遍需求。同時,自由表達意愿、自主進行創造、自行開展協商也已經成為公眾投入公共傳播的一般意愿與行為。
從市場環境上看,各類媒體、各類信息機構、各類信息技術平臺已經全面走向市場。電視、報刊、廣播、網絡、手機等各類媒體已經覆蓋廣大的受眾群體,占據了傳媒市場的各個領域,互聯網信息技術已經全面滲透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各個時段,各類機構以各種方式進行著劇烈的市場競爭。國際間傳媒力量、技術力量、文化力量也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加入到這一競爭環境之中,增加了中國信息傳播市場發展變化的復雜性。
從技術環境上看,網絡數字化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已經使得新聞傳播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現代化水平,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局面。互聯網信息技術正在推動著信息傳播模式、形態和結構的改變,媒介融合的趨勢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呈現。
傳播環境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僅深刻影響著信息傳播模式的改變,而且深刻影響了社會運行方式的變化。
在這樣全新社會環境中,如何保證公眾更全面、更及時、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生存環境的變化,如何保證政府管理與公眾意愿之間的有效互動,如何保證社會多元群體多元機制之間的溝通協調,如何保證多元機制之間的運行協調?要解決這些問題,一個不可躲避的挑戰就是要建造起一個全新的公共信息傳播體系。這個全新的信息傳播體系的建設,不僅需要新的傳播技術的支撐,而且需要新的傳播理念,新的傳播知識,新的傳播技巧的支撐。
今天,政府信息傳播能力的建設已經不僅僅是上情下達,不僅僅是自身形象的維護,而是要創造起保證人民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實現,保證社會公共協商機制實現的現代信息傳播體系。
在這樣一個艱巨的現代信息傳播體系的建設工程中,作為執掌社會運行管理的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無疑擔負重大社會責任,他們需要知曉信息傳播對于社會文明進程的意義與作用,需要了解信息傳播的特點與規律,需要掌握信息傳播和方法與技巧。
檢察日報社編撰的《政法干警媒介素養讀本》一書的面世,向我們傳遞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這部教科書提示政法領域的國家公務人員關注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它講述著公共信息傳播對于社會運行的作用與影響,對政府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著信息傳播與工作成敗、事業興衰的種種關聯。
這部教科書提示政法領域的國家公務人員思考肩負的社會責任。它講述著公共信息傳播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成為國家公務人員服務人民、盡責社會的的重要途徑。
這部教科書提示政法領域的國家公務人員學習信息傳播的方法與技能。它針對政法工作的特點,講述了公共信息傳播的專業方法和技術。
能夠針對專業領域的國家公務人員如此深入地講述信息傳播的特點與規律、原則和方法,顯示了這本教科書的編撰者們對于社會發展前沿趨勢的敏銳感知和為推動社會健康運行所具有的強烈的社會責任心。
今天,公共信息傳播已經日益突破傳統的行業分工的邊界,成為整個社會和全體民眾普遍擁有的權力與能力,《政法干警媒介素養讀本》編撰者們做出的貢獻在于,他們把信息傳播的特點、規律、方法與技術進行了專業工作視角的解讀,我們需要這樣的創新性探索。
在改革開放提供的超越歷史常規的社會發展進程中,我們這個民族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迎來了太多讓我們感到陌生的經歷。就像我們并沒有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設計過汽車素質教育我們就迎來了汽車時代一樣,今天,媒介素質教育也還沒有列入國家教育體系,我們就迎來了公民媒體的時代。什么是公共信息傳播,公共信息傳播的功能、意義和作用是什么,公共信息傳播應該遵循什么倫理規范、道德準則和法律邊界,這些知識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設定的國民教育體系傳達給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人士。
中國需要建造起提高國民媒介素質的國家教育體系。中國的政府公務人員需要引領國民媒體素質提高的社會進程。《政法干警媒介素養讀本》的出版,或許是對這個進程的一個助力。
信息傳播在中國社會的未來發展中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已經看到,以互聯網為其基礎平臺的信息傳播改變著人類社會信息交流的模式與樣態,從而使公共信息的提供方式,社會關系的經營方式,社會結構的演進方式都在發生革命性改變。
在互聯網技術社會應用的推動下,信息傳播已經不再是媒體機構、政府機構、社會專業組織機構的專權,而是全體社會成員擁有的普遍權力。這將極大地推進社會的進步,推進人類的文明進程。
我相信,提高媒介素養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不只是掌握些許信息傳播的方法與技巧,也不只是了解些許公共傳播的倫理和規范,而是要明了信息傳播對舊有社會運行方式改變的意義,要知曉自身信息傳播活動作用于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能量,要擁有通過信息傳播推助生命潛能開發和人生價值實現的技能。
我希望能夠看到各個領域的更多的關于媒介素質教育的教科書面世。我想這是今天中國新聞教育面對的新課題,也是今天中國新聞教育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作者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