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2012年人民法院審執結各類案件構成圖(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網)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李楠楠) 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孫軍工做客強國論壇,解讀2013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在回答網友“民商事案件中平等保護如何體現”時,孫軍工表示,人民法院五年來審執結案件中超過60%是民商事、知識產權案件,其中有大量案件與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大家對司法平等保護的需求最迫切、感受也最真切。在這類案件中實踐平等保護,是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孫軍工以知識產權案件審判為例說明道:“五年來,人民法院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7.8萬件,同比上升284.2%。這其中,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版權保護更多地向經濟意義拓展,導致著作權案件出現大幅增長,這對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審判中貫徹平等保護原則提出更高要求。2011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新收著作權案件35185件,比上年增長42.34%。與網絡技術開發和應用有關的版權糾紛受到業界高度重視,加強版權保護與促進新商業模式發展利益平衡的重要性空前凸顯。”
“再如,通過司法解決壟斷糾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在網絡等新興技術領域,相關競爭規則尚不完善,行業內也尚未形成較為一致的行為規范。法院對這些領域內行為的考量要兼顧公平競爭和自由競爭的需要,同時要考慮新技術帶來的變化以及對社會公眾的影響,著力把握好司法平等保護的‘度’,在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積極促進知識創新和市場的健康發展。”孫軍工說。
孫軍工表示,調解被譽為司法工作的東方經驗,旺盛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調解充分體現了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平等協商、謀求共贏的特點。近年來,人民法院始終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對適宜調解的民商事案件,把調解作為解決糾紛的首要選擇,最大限度追求“案結事了”的目標。
“五年來,人民法院一審民商事案件調解與撤訴結案率達到64.6%,從側面印證了平等保護的司法理念與實踐得到了社會公眾認可。”孫軍工說道。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