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改革項目落實 努力攻克難點重點
剛剛過去的2012年是中央統一部署的第二輪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收官之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中央的部署和檢察改革規劃,積極開展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主動地聯系有關方面,協調解決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完成了牽頭的改革任務,召開了檢察改革推動會暨經驗交流會,系統總結了第二輪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基本經驗,對改革舉措進行評估,督促落實。近年來的檢察改革,堅持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不斷強化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發展完善;逐步完善檢察工作機制,優化檢察職權配置,促進了檢察工作科學發展;探索解決訴訟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刑訴法、民訴法的修改提供實踐基礎,促進了法律制度的發展完善;不斷加強對自身執法活動的監督制約,進一步規范檢察執法辦案活動,保證了公正廉潔的檢察隊伍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認真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召開了部分內設機構負責人座談會和全國檢察機關檢察改革座談會,分析研究近年來檢察機關的成果與不足特別是制約檢察工作科學發展的瓶頸性問題,為貫徹落實十八大提出的司法體制改革任務,啟動新一輪包括檢察改革在內的司法改革進行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2013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認真總結十五大以來檢察改革特別是第二輪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以來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繼續抓好已經出臺的改革項目的評估和落實,確保已經出臺的改革措施在檢察工作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要準確判斷、深刻認識當前檢察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要看到黨的十八大把法治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人民群眾權利意識、法治意識、監督意識的高度覺醒,對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新需求、新期盼;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后,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保障法律實施的任務更加凸顯,這些都為進一步深化檢察改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環境。同時,要看到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修改對檢察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開放、透明、信息化條件下執法辦案面臨著全新的挑戰,社會轉型、矛盾凸顯,新情況層出不窮,進一步深化檢察改革不得不面對和破解諸多重大難題。因此,要緊密結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法治建設的實際,深入研究制約檢察制度完善和檢察工作科學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深入研究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制度性問題,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確保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檢察權,提供理論和智力支撐。
最高人民檢察院將進一步加強對司法體制改革的調研論證工作,廣泛征求各級檢察機關的意見,努力攻克前兩輪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中尚未解決的難點重點問題,緊緊圍繞十八大確定的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適時向中央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建議和檢察改革的意見。要全力推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修改工作,認真研究檢察權的科學分類和檢察人員的分類管理,認真研究檢察機關在職權配置、機構設置、內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力求將近年來檢察改革取得的成果上升為法律規范,為檢察制度的發展完善和檢察工作的科學發展提供組織保障。要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認真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檢察工作的基本規律,借鑒各國依法治國的成功經驗,關注世界法治文明的發展趨勢,從社會主義法治發展的全局來謀劃檢察改革,確保所提出的改革措施符合社會主義法治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建設公正權威高效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有利于依法治國方略的全面實現。要從檢察機關的內部關系、上下級關系、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等方面入手,優化職權,理順關系,強化管理,健全機制,從制度上保證檢察權依法獨立公正規范地行使。
2013年,修改后刑訴法進一步強化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職能,加強了檢察機關對刑事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職責,也引起檢察機關內設機構之間職能的必要調整。要密切關注和研究修改后刑訴法實施以后檢察機關在案件管理、工作機制、人員調配等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檢察改革保障刑事訴訟法在檢察環節得到切實有效的貫徹實施。
(本文刊發于《人民檢察》雜志2013年第一期)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