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目前全國高考錄取工作已進入本科二批錄取階段。而近期發生的幾起考生高考志愿被非法篡改事件也有了結果。根據教育部昨天的通報,近期發生的幾起考生高考志愿被非法篡改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已陸續被公安機關抓獲。被非法篡改的考生志愿在案情查清后也已經恢復。(7月24日,《中國廣播網》)
高校擴招,普通高校不斷擴大教學陣容,處于招生鏈末端的高職院校難免就會“吃不飽”,為了生存,部分院校不惜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鋌而走險,據《大眾日報》報道,2011年高考結束后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省份都存在沒有完成錄取計劃的現象。雖然專科錄取幾乎接近“零門檻”,但一些高職學校仍生源不滿,無法完成招生計劃。面對生源危機,高職院校為了吸引生源煞費苦心,不少學校甚至鋌而走險采取種種“非常規招生手段”:有的向老師下達招生任務,有的與中學教職員工勾結竊取考生信息,有的夸大宣傳、弄虛作假、違規招生,直至為搶生源篡改學生志愿……如果說高職院校通過勸說、哄騙去欺騙考生報考多少還披上了點文明的外衣,那么伸出幕后黑手直接篡改考生志愿就變成了赤裸裸的暴力。
“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填報志愿相當于是第二高考,同樣一點不能馬虎,有的考生由于志愿填報不當,完全有可能與自己心儀的學校擦肩而過,而篡改學生高考志愿則直接讓考生改變自己的人生航向。當然篡改志愿沒有考生畢業學校老師的配合是完不成這項艱巨的任務,于是在利益的誘惑下,二者就一拍即合,干起了買賣學生的勾當。
高考,對于大部分的人來講,依然決定考生未來的生活和前途、改寫人生命運的選擇,教師雖然現在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但依然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而篡改志愿,可能導致一個學生的命運發生改變,更可能由此影響志愿被篡改學生的價值觀。試想一個對前途充滿信心的學生為自己的理想奮斗后卻遭遇如此不幸的經歷,即使他們的未來成就不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那也不可能在心靈中沒有絲毫陰影。因此,必須斬斷篡改考生志愿背后的利益鏈條,嚴懲違規者方可讓師道尊嚴不像折舊的商品一樣越來越不值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